本期视点:文化整体性与文化个性

2023-01-05 22: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本期视点:文化整体性与文化个性》,欢迎阅读!
文化,整体性,本期,视点,个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期视点:文化整体性与文化个性

作者:

来源:《求是学刊》2009年第03

本期视点:文化整体性与文化个性

特约主持人:清华大学哲学系邹广文教授

主持人简历:邹广文,男,1961年生于内蒙古赤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当代文化哲学》、《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等学术著作六部。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教育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人话语:文化哲学的兴起彰显了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的历史境遇。文化哲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回答和解决当代人类文化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及文化环境、文化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在一种自觉的意义上反映和表达人的价值追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彰显,可以说,21世纪全球化的主题是文化全球化。因此,如何理解、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就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而文化哲学由于其具有的现实关怀和批判性反思的品格,理所应当地担负起解答文化全球化问题的任务。为此,《求是学刊》自2002年起便开设了文化哲学:全球化的文化反思专栏,对文化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对全球化的反思可以采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等各种各样的视角。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如果说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时期的全球化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世界历史进程的话,那么21世纪的全球化应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交汇、融合、碰撞乃至冲突不再是经济扩张的副产品,而是成为全球化的主旋律。在文化哲学看来,文化全球化恰恰彰显了作为文化本质特征的整体性诉求。文化哲学一直认为,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只有从整体性出发,关于意义、价值、目的等的思考才能得以进行。因此,文化全球化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重建整体性的契机,它迫使哲学重新发起对意义的追问。同时,我们也应注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整体性与个体性、全球化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的巨大张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文化全球化成败的关键。

本期专栏所刊发的三篇文章涉及的话题围绕文化整体性与文化个性展开。邹广文教授认为,对整体性的诉求是文化的本质。当前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人类存在的分裂状态,在此情况下,对文化整体性的诉求就更加重要。马克思早就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完整的人只有在一种具有整体意识的文化氛围中才是可能的。对整体文化的诉求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单纯继承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积极投身于文化创新的事业。当前情况下,文化创新应包含的主要方面是:在空间上实现全球文化一体化;在内在机理上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生存论基础上实现个体和类的统一。这三个层次的整合是建构整体性文化的核心问题。蔡利民教授认为,文化融合是新文化创生的重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文化引进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精神,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历久弥新;同时证明了,是否尊重人类文化普遍价值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也是决定文化融合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文化融合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主体自觉的基础上,而文化的主体自觉指的是在人类文化普遍价值的准则下维护自身文化的特征。常晋芳博士、任丽梅博士认为,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对全球化主体的研究具有优先性。必须从社会学哲学等多角度研究全球化的主体,因为它是全球化的最终承受者。全球化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组织,但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文化全球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9de64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