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于叙述的手法

2024-02-05 13:5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关于叙述的手法》,欢迎阅读!
整版,叙述,手法,关于

关于叙述的手法:

1.顺叙:

叙述技巧之一。指按照人物成长过程或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一种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顺叙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按人物成长或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二是按人物活动或事物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叙述,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先内后外等。三是时空结合。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有头有尾。能突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读起来顺当。

2.插叙:

叙述技巧之一。指作者有意将正在进行的叙述中断,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插叙可以起到丰富情节、扩展内容、交待人物、说明因果、联结关系、造成波澜、深化主题的作用。插叙的内容必须与原叙的内容密切相关,并应注意不能喧宾夺主;还要注意处理好插叙与顺叙之间的衔接、过度和照应。如《羚羊木雕》中在叙述我与母亲关于羚羊木雕的矛盾冲突时,插入一段我与万芳的关系,让读者感觉到我送羚羊木雕给万芳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插叙的种类:根据插叙内容的性质可分为追叙、补叙和逆叙三种。 1)追叙:

插叙之一。指插叙的内容是对过去的人、事、物的追忆。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以“我”与母亲回乡搬家见到闰土的情节为主线,文中插入一段关于“我”和闰土少年时代的往事,即是追叙。 2)逆叙:

插叙之一。指插叙的内容是由近及远、由今及古的回溯。 3)补叙:

叙述技巧之一。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在叙述的结尾,对情况或事件作某些解释、说明或交待,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使其更为严谨、细密、圆合和富有主体感。

3.倒叙:

叙述技巧之一。指把事件的结尾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再使文章的叙述回到“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一一道来。倒叙并非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而是把某个部分提前告诉读者,完整的故事仍按顺叙来写。倒叙的部分往往是人和事的症结所在。

方法:回忆、因果倒置、后事前提

作用:运用倒叙可以使文章中心突出,造成悬念,渲染气氛,形成波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而避免结构上的平铺直叙。

叙述的线索:

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以人物为线索。如《夜走灵官峡》 4.以事件为线索的。如《皇帝的新装》


5.以物为线索的。如《七根火柴》

6.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

7.有以某一问题为线索。如《驿路梨花》一文以“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引起悬念。

从线索来看,小说就是使用多种线索交替往复,讲述故事。包括主线与支线,明线与暗线。依靠线索,构建作品整体结构。

关于小说中的议论:

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在表现重大题材尤其是事关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件时,适当地比较自然地加入作家对于事件的看法与评论,形成一定量的议论篇幅,不仅不会减弱小说的表现力,而且还会使小说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当然,它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即不一定要像论文一样纯理论地展开,可以是夹在叙述中进行,也可以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带进感想与看法,可以是借小说中的人物来议论而表明对某一重大事件的观点,也可以直接从作家的角度展开议论给读者以理性的思考。

小说中议论的自然和谐的运用,如能做到如影随形般地密合贴切,则会使小说更多地增加哲理性与纵深度。如何得当那是其他的话题了。

例子参看《保卫延安》第一章第三部分前11个自然段。

关于小说中的抒情:

抒情也是人物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人物对审美客体的评价,表现着对所叙之事的褒贬和评价。抒情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寄情于景,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寄情于议。

抒情在文章开头的应用,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能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脉。如:《荔枝蜜》

叙述中文中的抒情的穿插能激人奋起,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春》的结尾。

综上,在小说中,抒情的使用可以配合人物语言描写,从而反映人物心理状况,性格等方面。

关于详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bb70dc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