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说课

2022-03-20 11:5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鸟的天堂》说课》,欢迎阅读!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说课稿





[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课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课文分两课时,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确立以下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实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理解、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实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学情分析]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有着“百年巨榕、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景观,壮观无比。即使是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这难得的奇观,更何况我们山里的孩子呢?所以,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所以,在本节课中,把多媒体课件恰当的整合在教学之中,利用它的直观性、具象性和音效性,将学生欣赏到的各部分文字信息多元化,从而培养孩子们更加有效的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 [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2.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协助学生理解课文。 [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教学准备]

上课前,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首先,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并用语言描绘,现在,我们就是这个只只快乐的小鸟,这节课,我们将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当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时,我设疑: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 生回顾课文,我和学生共同理清线索,并根据学生的思路实行板书。

三、自主探究、品读感悟。这个环节我是分三步教学的:

1、抓段落,感受静态与动态之美。 首先,设疑: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不同的景象,从哪里能够体会出这儿是鸟的天堂? 当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说出自己的理由。我则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 示课件,情景再现,对比欣赏体会作者两次所见到的两种不同的美:(出示课件)一是大榕树静态的奇特的美;二是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略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2、抓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和优美。学生在欣赏画面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围绕“从哪里体会出这儿是鸟的天堂?”和“从哪些词或句子体会出来的?”两个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选择了两个句子来体会描写大榕树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图片直观地了解。

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伸进泥土里。(树大)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


在学生感受到树叶的翠绿美、光泽美之后,重点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含的无限生机等。在朗读、想象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作者的感情。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近景,树叶的颜色。学生在观察朗读后就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树的茂盛和庞大的特点,并启发引导学生知道作者就是抓住榕树的枝、叶、根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的,这种方法就是静态描写。

在领略了大榕树的静态美之后,我再次设疑:你们还想了解鸟的天堂的动态美吗?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的第十二、十三自然段吧, 想一想从哪里体会出这儿是鸟的天堂?孩子们通过小组交流、情境欣赏和朗读体会来解决问题。

3、抓朗读,促感悟。《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炼,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四、引发讨论,共同环保。在学生体会到这里的美丽,体会到鸟儿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繁衍时,当作者恋恋不舍告别这里时,发出由衷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的含义,再次激起学生的讨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如果鸟的天堂在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交流汇报后,我和学生达成共识:这里之所以成为鸟儿的乐园,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儿。通过这个环节,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的浓缩,设计精练,清晰,有助于体现课文的重点及中心。课文主要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第一次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第二次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体会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鸟的天堂



榕树: 茂盛 静态 群鸟: 欢快 动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d04dc4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