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2022-12-29 14:4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欢迎阅读!
党建,振兴,引领,乡村,作为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起到主心骨、思想引领、组织引领的作用。

一、乡村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工作任务重,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基层党委要发挥党建引领力,运用大党建思维统筹推进,既把舵领航又保驾护航。但是,目前部分乡镇干部抓经济、抓发展能力欠缺,专业化乡镇干部不足成为面上共性问题。

(二)村干部能力素质不均衡,与百姓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村书记的思路与胆魄,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出路。十八大以后,对党员干部的干事要求越来越高,但村干部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眼界、格局、思路各不相同,卸任后的待遇保障也成问题。

(三)基层骨干队伍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农村党员干部要勇当主力军,凝聚发展合力,捏指成拳。对照繁重的乡村振兴任务,乡村党员老龄化、后继乏人,无35岁以下党员村比较多;还有的村,前后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暗地较劲,出于私心在推进工作时故意阻碍等。 (四)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待进一步调动

从现实情况看,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多,村庄空心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很多村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发展缺少平台;有些村规模小,在外人才不多,面临无人可引的境况;有些群众对党组织不信任、不支持,党员干部拼命干,群众站在边上看的情况还时有出现。 (五)壮大村集体经济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部分村庄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甚至空壳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和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比如偏远山村,底子薄、禀赋差、负债多,空心化严重,吸引外来资本难,发展举措不多。同时,部分村主职干部还存在等靠要心理,还有些村盲目跟风发展民宿经济。

(六)与乡村相适应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创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等各类组织随之产生,农村的格局、境界都发生了变化。主要问题表现为:越来越现代化、城市化的农村,今后党建怎么办。一是新领域新业态的党建工作如何覆盖,特别是跨村甚至跨镇的企业或单位,党组织怎么设置;二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要赋予哪些新的内涵,尤其是党建与社会治理如何结合起来等等。

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和对策 (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班子。首先要选好人,通过选聘扶贫助理员、实习村干部等方式,吸引一批致富能手、在外创业人士、退伍军人返乡投身三农工作。其次要用好人,要结合干部的个人


专长量才而用、因才上岗,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断激发村级班子干事的活力。再次还要培养好人,建立起跟踪服务的后续培养机制,运用互联网+”的模式,提高村级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为民服务的能力。

二是壮大集体经济。要进行大胆有益的探索,形成开源节流式的发展模式。以政策扶持,为村集体经济开源。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优先立项,简化贷款流程、放宽贷款条件等政策,配备村集体经济指导员,形成光伏产业、资产盘活、资源开发、新土地入股、村企共建、专业合作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以强化监督,为村集体经济节流。以村级党组织为主导,农民广泛参与,共同构建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全面的三资查,将资产登记造册,防止资产流失;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推进村务财务规范化管理。

三是健全服务体系。要结合农民的需求,整合镇、村两级的行政资源,深化一站三制服务模式(便民服务站,民事代办制、志愿服务制、结对联系制),探索建立流动办事窗口机制,创设党员服务日、干部代办制等形式,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要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依托在脱贫攻坚中所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通过让贫困户出任村广播员、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村卫生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有序引导农民投身乡村治理。充分发挥村级理事会的作用,鼓励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模范在村级自治、法治与德治等工作中贡献余热。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严把入口关,永葆先进性。在组织发展中就必须严把准入关,让每一个农村党员都能经得起检验、当得了先进。要严格实施好组织发展程序,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层层挑选、面面俱到。要主动邀请农民来监督和参与,多给群众提意见的机会,真正做到组织发展开门式吸收、阳光下运行。要有针对性地把村里德高望重的群众、发展产业的能人、脱贫致富的典型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员队伍中,切实打造一支振兴农村的生力军。 二是提振精气神,主动亮身份。要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养,开展丰富党员教育活动,使农村党员在政治理论、道德修养、发家致富、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走在前列。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以党建+精神文明的模式探索农村党员志愿服务的机制,让其在乡风文明行动中亮身份、敢担当,切实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三是精心搭平台,影响一片人。要建立农村党员结对帮扶群众的机制。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公开承诺为载体,组织党员为群众开展个性化、公益性服务。要发挥农村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让农村党员中的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联系,点对点地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物资、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要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治理方面的作用,为农村党员划设责任区、包干区,当好信息员、调解员,帮助做好思想工作、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农村和谐。 (三)提升党员干部扶贫帮困的实效

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帮扶特困村。要组建起党员先锋队,选派最得力的党员干部,集中优势兵力全方位帮扶特困村,切实发挥好共产党员敢立军令状、敢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要把特困村的振兴作为全市一盘棋来统筹,选派和组建帮扶工作队,确保优势兵力确有优势要在政策上向特困村倾斜,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帮扶资源的叠加效应,增强造血功能。要强化对帮扶工作队的管理和考核,在政治上关心,在后勤保障上厚爱,在考核上务实,确保干部真正能够呆得住、沉下去、干得好。

二是汇聚优质资源带好潜力村。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项任务,倡导党组织的力量积极下沉、靠前指挥,把党支部建立在专业合作社里、农业产业上、扶贫项目中以及果蔬大棚内。尤其是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好涉农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做


到在政策上倾斜,在精力上倾向,在帮扶上倾情,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构筑实用机制覆盖所有村。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经常研究、高位推动,把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在投入资金、选派人员以及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建章立制,确保乡村振兴经费能逐年实现大幅增加,三农工作队伍能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此外,还要建立起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鼓励和倡导社会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真正让农村这片土地走向振兴,走向富裕和美好。 (作者单位: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d4e0ab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