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异化现象分析

2022-12-10 10:2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异化现象分析》,欢迎阅读!
异化,生物学,现象,高中,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异化现象分析

作者:黄倩妮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33

摘要:异化现象是高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窄化、知识的抽象化、知识的功利性几个方面,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异化现象的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并从自己的学习角度对高中生物学习中异化现象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异化现象;分析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生物学习内容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为我们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让生物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趣味。但是,在生物学习中,也时常存在异化现象,以下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 异化的概念

关于异化一词,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卢梭的著作中,从开始的神学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学概念与哲学概念。真正让异化概念得以流行的原因是由于马克思的解说,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从主体之中分离的客体,分离出来的客体反过来支配主体,两者形成了对立关系。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将人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异化不再是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以后的异化也沿用了这一概念。 二、知识在教育中的异化问题分析 1.知识的窄化

知识与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知识,知识的涉猎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很难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大多数同学都将重点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知识原理,并灵活应用在解题活动中,高考成为了高中学习的指挥棒,知识也成为了应对考试的工具,这也是高分低能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2 .知识的抽象化

从笛卡尔开始,众多理论研究者将知识划分为主体与客体两个层面,知识属于待加工对象,在学习者的眼中,知识变得遥远、冷漠、固定、崇高,在学习活动中,知识丧失了应有的生命力,成为了客观的符号,符号化与标准化的学习模式导致我们的学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通过背诵、记忆、习题来掌握知识,常常会忽视知识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体性与其本身的生命特征。这就意味着,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僵化、零散的,知识失去了其本身的意蕴,影响了我们对知识的吸收效果。 3.知识的功利性

知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应用性方面,在素质教育实施后,科学知识逐渐成为中学学习的主角,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科学知识的功利性被放大,重的现象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高考是人生的跳板分数是仕途的通行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是唯一的准则,一考定终身扭曲了教育方向,知识成为了获取学位、学历、荣誉的通行证。

三、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异化现象

1 .注重知识的记忆,忽视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物知识包罗万象,其中大量的知识与我们的健康、生活、环保、经济活动相关,但是很多同学对这一方面的关注度不高,大多只关注教材中的知识,重复性的记忆和背诵,生物知识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来应该生动趣味的生物知识被内化为一条条机械的知识点,未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相连。如,在学习完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后,我们却对生活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的饮食习惯才是科学合理;学习了关于血糖调节的原理后,也没有深究,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方式知之甚少...... 2.关注考试考点,不关注生物知识对自身的意义

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非常关注我们的学习进展,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很多同学都埋头苦干,习题做了 一遍又一遍,在做题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不知道怎样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大多数同学也将主要的精力在文科或者理科学习上,在学习生物时,单一的将其作为符号进行标识和记忆,导致生物学习脱离生活,所学的知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习也是索然乏味,这种知识异化的问题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四、对于解决生物学习异化现象的对策

任何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并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异化现象的存在无疑是对这一规律的违背,过于关注智力上的发展需求,忽视了我们人性的发展,导致人性与知识之间被生生割裂,压抑了人的个性。我们呼唤学习活动回归本身、回归生活,在生物学上,我们要转变原有的范式,打破标准化的学习模式,关注自身的发展,将自己的已有知识与课堂学习对接起来,以生命实践出发,将生命体验、情感、课堂知识学习巧妙的融合起来。 总之,现实的生物学习实践正在遭受着主体的隐退、思想的匮乏、个性的销蚀、创新的缺失等病症,表现出依附性、操作性、同质性、重复性的异化特征。这不仅与学校组织的控制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558fac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