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的职业伦理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2023-05-12 11:3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教师的职业伦理困境及其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伦理,困境,对策,当代,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教师的职业伦理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王浩亮 王亚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2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在清晰把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分析教师职业伦理变化背后新旧观念交叉和摩擦的机理,疏通当代教师职业伦理困境中的多方矛盾的结杂之处,为公众梳理出一条冷静、理性的思路,矫正公共舆论对于教师工作的误读并帮助教师在面对工作伦理难题和困境时能准确把握问题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与选择,使得双方从中获得一种理解教师的相对均衡而合理的方式。 【关键词】教师 教育 职业伦理 伦理困境 一、教师职业伦理核心概念的确定 1.教师职业伦理内涵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师道传统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在《尚书·舜典》中就有舜命契作司徒,布敷五教,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自奴隶社会起,就开始逐渐丰富发展。西周时期的,以至德、敏德、孝德、孝行、友行、顺行教育子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后,产生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如孔丘、墨翟。在他们的典籍中,如《论语》、《墨子》,有许多关于师道的论述,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为人师表则。到了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后,在经历了文革特殊时期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时代的到来,教师在去魅的世俗化进程中逐渐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成为众多职业中的一种。目前,在当代教育制度改革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职业伦理在不断地整合和规范的过程中前进,直至走到了今天的困境时期。

2.当代教师的职业伦理内涵

从古代的师道到现代的教师职业伦理,随着社会背景的更替变化,教师职业伦理这一概念被不断地调整和界定。由于讨论众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 教师职业伦理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与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与集体等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从中内化而成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品质 作为一种社会伦理现象,教师职业伦理由四大要素构成: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其中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是反映教师职业伦理关系的规范性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各类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此外,还有学者通过道器两个维度更为清楚的说明了教师职业伦理的道德要求和教师职业伦理所具备的工具理性的特征。 3.教师的职业伦理困境

教师的伦理困境是教师在进行专业活动时,面临几种不同的、相互矛盾的道德价值,一时难以做出判断或者抉择的情境。与传统哲学讨论中的虚拟道德冲突困境不同,教师面临的伦理困境多是教育情境中存在的真实的两难困境。这些困境会给教师带来内心的疑惑和困扰,引发教师主体在面对两个或更多的选择情境时的内在对话。 二、解决当代教师职业伦理困境的对策分析 1.矫正观念误区,互谅更新视界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起,后现代的社会特征已逐步蔓延开来。后现代主义的摧毁否定,消解了现成的理论和现代文明套在人身上的枷锁。其在中国的出现,使中国传统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裂变。每个人手中强大的信息量使得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先于校园教育,教师似乎已经告别了站在前面去领导学生的角色。这是一种进步也是正常的错位,教师需要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去启发和指导而不是作为一个命令者去宣告是非对错。正如哲学家格里芬曾说:对话的本质并非用一种观点来反映另一种观点,也不是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到一种新的视界。 2.破除体制枷锁,杜绝功利教育

目前,工具理性在教育蔚然成风,教师把教书作为生存的工具,而学生把接受教育为参与社会竞争的工具,传统的亦师亦父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让师生关系恢复健康,破解教师的职业伦理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功利教育的退位,而这不是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就可以做到,而必须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并同时进行包括户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在内的制度改革,才能有成效。当代教育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这就使第一线的师生关系成为利益冲突的火山口,健康的师生关系蒙上厚厚的火山灰。无视这一点,教师的伦理困境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決。

3.考量舆论批判,提升规范内涵

此外教育部接连出台有关教师职业伦理的文件,其弊端在上文已经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对于这一问题的改观可以从道德入法的艺术入手。正真的道德入法不是法律的无奈,而恰恰是法律规范的完美体现。这种完美体现是基于对把那些充分体现社会普遍价值判断标准的道德规范引入到法律文件之中,而不是现行出台的文件中简单且略显粗暴的规定。法无外乎人情,所谓人情世故实际上就是丰富的社会道德规范。公众之所以自觉遵守职业规范,是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职业规范包含了他们的道德诉求,是他们道德规范具体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当他们面对国家制定的职业规范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会唤起对职业使命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来自于他们内心道德价值判断的共鸣,而要引起这种共鸣则这需要立法者对这些情和理进行更深层次的考量,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应景出规。 【参考文献】

[1]朱水萍.教师伦理:现实样态与未来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武天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2013. [3]王荣德.教师职业伦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 作者简介:

王亚(1988.10-),女,汉族,中教二级职称,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美术学. 王浩亮(1983.09-),男,汉族,中教一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历史学. (作者单位:1兰州市第九中学;2兰州市七里河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6f3b0d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