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2022-06-12 00:5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欢迎阅读!
美术课,上好,谈谈,小学,如何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摘要:美术在教学中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为目标。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创造能力 兴趣 教育 小学美术课

小学生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兴趣都会逐渐发生变化,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也截然不同。我们面对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要用心去对待,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肯安静下来听你讲课,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点需要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具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是集娱乐与知识技能为一体的,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而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不妨在上课之前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前可讲点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根据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穿插一些音乐或影片的片段、游戏等等,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学习的兴趣,将听课视为一种乐趣,让学生有个悬念。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这门课,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给他带来新的奇迹。 二、如何控制好上课的纪律

在美术课上给学生谈纪律,这是美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一堂课至少要花掉三分之一的时间对学生说安静,一堂课下来身心俱疲。与其这样不如换个角度,在小学美术课堂,你可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你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塑造一个天才、一个画家。赞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个小小的肢体动作、一个眼神来表示,给学生鼓励,这不仅是对学生物质上的奖赏,更是在精神上对学生的肯定,作用效果非常之大。

其次是,教学活动必须是一个情感互动过程,不是机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情意的交流过程。没有感情的课堂绝对是失败的课堂,而且感情的交流也是双方面的,想让学生富有情感,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和上课的激情,它能使人思维变得活跃而积极,同时使人执著进取。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交流融洽,切忌用征服镇压的方式取得课堂的片刻安静,那样容易丧失教师的威信,丧失学生对美术的爱好。

三、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

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也要讲究方式,评价的时候要及时,虽然不吝惜夸奖,但也不要夸得太多,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要公正,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要积极挖掘每个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给学生肯定、鼓励,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评价所用的语言要丰富多样,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做好合适的评价和引导,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最后都想得到老师的表


扬,因此教师评价要合理,切忌使用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教师要肯定作品的优点,加强学生的创作信心,然后再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引导学生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怎样做才能更好、更完美。每幅作品各有不同,各有长处,所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机智性、随机性,使用有激励性的语言。 四、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是要了解你所要教育的对象的心理、生理、年龄阶段和认识的知识面各有什么特点,了解了他们,做到备课备学生,这节课才能上得更好。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学,但注意力和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概括水平处于只能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和概括事物外部特征的阶段。儿童的绘画是天真烂漫的,作为教师不能直接要求他们用细节去描绘,也不能用透视变形去辅导他们创作,只能让他们用一种原始的图形大概地概括事物的外部形状,也不用要求他们能有多准确地到达应有的位置,才能让他们开怀地幻想和创新。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不要刻意去教学生画什么、怎么画,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尽量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去表现自己的画面。

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容易单凭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这是因为他们长期模仿而产生的结果,下笔和思维凑不上。这些都不是靠自己观察或想象加工主动创造出来的画,而是不动脑筋直观思维的记忆结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引导学生动用思维去想象。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外面写生,开阔视野,或通过投影录像欣赏示范画,还有把绘画步骤编成活泼生动的儿歌,方便又容易记忆,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去表现和寻找所想反映的内容。学生心情舒畅,创作的欲望被激发,再加上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敢于创新。

总之,美术的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情感的互动过程,是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爱好的过程,也是发掘学生全方面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挖掘中,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多方面的思考和尝试,逐步完善我们的美术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813550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