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教案)

2022-09-10 03: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泊船瓜洲 (教案)》,欢迎阅读!
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能力目标: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欣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如《古朗月行》《静夜思》……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简介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集》

写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二、讲析诗歌。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4.由课题引出问题。

1 / 3




5.与学生一起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说、背、做、写”的学习方法。 三、分析诗歌。

1.读诗歌,感知内容:

①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②指名读。

bó zhōu zhōng gé nán zhào ③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幻灯片)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

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互读或者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由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四、课堂练习。

学生在体会诗的意境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同学们大多数会采用朗读、书画、戏剧表演等形式来表达当时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2 / 3




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847a7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