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

2023-11-30 11:2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欢迎阅读!
小班,教案,奇妙,声音,科学

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

活动名称:探索活动--奇妙的声音(主题:好听的声音) 对象:小班 主题来源: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

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于是,我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区角分组活动及本次正式活动来组成主题的学习活动内容,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活动目标: 1

过玩玩说说,初步听辨及感知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2愿意大胆表达,有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一、辨别声音: 1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呢,现在请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猜猜是什么声音? (幻灯片:听声音并以图片验证是否正确)2、幼儿猜声音二、初步感知声音1、这么多好听的声音,施老师带来的好多瓶宝宝,他们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发出声音,你们能不能找





到呢?你能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找出来吗? 2、幼儿操作 3找到了吗?请把有声音的瓶子举起来,摇一摇。你们听见了什么? 4、为什么会有声音?5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瓶宝宝是有声音的?为什么不找后面的那些瓶子呢? 6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来轻轻地摇3下,摇得快,摇得慢。 7、师小结:原来瓶子里有东西大多就能发出声音来。 三、让空瓶宝宝发声音1(请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放在椅子下)有声音的瓶宝宝被我们找到了,还有一些没有声音的瓶宝宝也想发出声音来?想请你们帮忙。 *幼儿操作*交流: 1们来

猜猜他的瓶子里放了什么?它发出什么声音? 2)摇一摇,听一听,验证 3)你们的瓶宝宝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幼儿集体演示)2、小结:原来不一样的材料放在瓶中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东西放得多、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施老师也放了一样东西在瓶子里,你们

猜瓶子会发出声音来吗?(幼儿猜测并摇一摇) 4、打开验证并追问:明明里面是放东西的,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 5、总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有声音的,有些软软的、轻轻的东西会发出很轻很轻的声音,所以我们听不见。 四、延伸活动: 老师把瓶宝宝和材料放在区角里,宝宝在游戏的时候去玩,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秘密。 反思: 活动一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具,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一下子把幼儿各种感官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视觉听觉




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环节二中是给幼儿初步感知声音的环节,孩子们摇一摇、听一听,寻找有声音的瓶子的举动和我预料中的一样,幼儿非常积极主动,孩子在自主探索和游戏中也得出了结论,瓶子里有东西才会有声音;没有东西就不会有声音。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 环节三中是幼儿再次感知声音的环节,幼儿想办法 ”给空瓶子发出声音 “。然而幼儿在完成后,把原先的瓶子也拿出来摇一摇,因此在介绍自己 ”想了什么方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的时候,比较混淆。如果采用试教时候 ”给有声音及没有声音的瓶子贴上不同颜色标签 “这样的环节的话,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会清楚的知道哪个是自己制作的有声音的瓶宝宝了,就能更加理解 ”不同的东西放在瓶子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在提升的环节中,猜 ”放入了棉花的瓶子是否有声音 “再次让幼儿兴奋不已,达到了活动的效果。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并得出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992140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