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探究

2022-08-04 01:4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探究》,欢迎阅读!
素养,探究,语文,理念,核心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探究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转变观念,以提升核心素养为主要导向,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传统教学中,大多采用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认真听的模式,这样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微课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促进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微课教学 引言

微课教学是一项重要且新兴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创建高效课堂。教育事业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问题也是恒久探讨的话题。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还有很多没有被挖掘的策略,因此创新之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仍需各位老师的探索和总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说,核心就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而素养是多方面的融合,包含了价值观、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因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和修养被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知识储备、交际能力、工作实践等,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作为评价个体的重要标准。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新知识后,在学习与掌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能力或者是将课程知识紧密结合的一种素养。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微课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传统语文教学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无趣,或者说至少不吸引学生。尤其是我们的传统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往往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家长或者教师的肯定。另


一方面,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能够带给学生更强烈的各种感官层面的体验。食髓知味,相比而言,以电子产品或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小视频自然更受学生欢迎。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老师常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语文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课程开始前,老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发自愿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挣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枯燥乏味的课堂更加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欲望,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预习课文并收集相关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开始前,老师应做好课前教案并写好导语,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老师可以播放有关地球污染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地球的外表是什么样的”等等,与此同时学生展开联想,老师此时应对学生恰到好处的启发及引导,让学生开动大脑,发散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地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不再虚无缥缈,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学生也深刻领悟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应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守卫家园。

(二)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微课的辅助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利用微视频设疑启思:小蝌蚪长什么样?他把谁当成了妈妈?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他们的妈妈又长什么样?由此进行情境预设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获取知识。此时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提问,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只需回放片子,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了解鲤鱼、乌龟、青蛙特征的同时,学生也逐渐认识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三)应用微课突破重点、难点

微课通过简短的内容呈现精确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微课录制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着重把握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重难点录制合适的微课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让微课内容短小且高效。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并通过微课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利用。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需要控制好时长和内容的选择,并且要灵活地抓住课堂时机将其进行运用。比如,在学习《秦兵马俑》一课时,因为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对久远,学生的经历也很有限,要想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其背景和意义较为困难,教师要依据难点知识对有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用动画的方式制作微课视频,在教学中进行展示,给学生播放秦兵马俑的历史以及对于现代中国文物的意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中的知识,提升他们对于兵马俑宏伟壮观的感知能力,调动他们的探索积极性,让他们树立爱护文物的意识,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微课授课时间短、重点明确、易于延伸和串联,为许多教师和学生所喜爱,也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一种授课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与微课的许多特点都比较契合,如何更好地将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微课结合也是需要所有语文教师一起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杨国顺.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状及策略[J].天津教,2019(36):54+56.

[2]张歆晨.基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知识文,2019(24):101.

[3]曾成发.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2019,3(12):25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a70512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