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一个反贼的N张面孔

2024-03-01 16:30: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敦,一个反贼的N张面孔》,欢迎阅读!
王敦,反贼,面孔,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敦,一个反贼的N张面孔

作者:于溯

来源:《视野》2017年第18

如果选《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人物来证明其有趣,我大概会选王敦。王敦这种人,本来就是正统史学家的难题,他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后来又做了王朝的反叛者。叛臣当然是要被历史书写打倒的,但在哪个节点上打倒,以什么方式打倒,是个学问,因为会牵扯到其他许多人的评判问题,投鼠忌器,终要小心。从盖世功臣到永世不得翻身,又要有一个不突兀的过渡,有一个看上去合理的解释,这也很烦神。

不过,忠奸是非,那是史臣的事儿,《世说》只讲段子。譬如《世说》称呼王敦,常用王大将军,连讲到造反都是王大将军既反”“王大将军既为逆,这就很有意思——好比丁义珍出逃美国,《京州日报》登的新闻标题竟是丁副市长出逃

即不论其立场问题,按说历史上有名的大将军不少,韩信啊,卫青啊,霍光啊,但书上总见大将军卫青,或者大将军霍光,从不会说卫大将军、霍大将军。说实话,除了王大将军外,我只熟悉彭大将军——虽然此大将军非彼大将军,王敦的大将军是正式官名,不是诗作提供的形容或隐喻,但这么叫起来,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效果,似乎一样是有的。

王大将军,大概就是当时人对王敦的称呼。《世说新语·豪爽》里记载,桓温消灭盘踞巴蜀的成汉政权后,大会土绅。桓温本是个风姿雄健的人,彼时志得意满,自我感觉更格外良好,于是乎一番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大家纷纷点赞。散会后,众人还在回味领导讲话,偏有个见过世面的人来了句:恨卿辈不见王大将军!”——大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味道。其时王敦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似乎还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至少没钉牢,大将军的威名,还在粉丝中叫得响。

而据说心高气傲的桓温自己,偶尔也会对王大将军表示心许,他路过王敦墓,就望之大呼可儿!可儿!(《世说新语·赏誉》)桓大司马和王大将军算得上有缘,司马家这先后两位难缠的姑爷,性有相近,迹有相类,在唐代官修的《晋书》中合为一传,被史臣目为一种人物,倒不辜负桓温的那次难得的致意。只不过,在《晋书》的叙述中,这个致意就不是单纯的,而是桓温狼子野心的昭示了。

赏誉或者豪爽,都是《世说》的门类,所谓门类,也就是主题。换言之,《世说》是按段子主题分类收录段子的段子集。有时你会看到某些人物在某些门类中相对高频地出现,比如王大将军堪称豪爽门的男主,而石崇和王恺在汰侈门轮流坐庄。

鉴于段子不宜重复,我们见到的王敦之豪爽,石崇王恺之汰侈,又一定是花式豪爽、花式炫富。王敦的豪爽有多多样化呢?慷慨地咏诗,高调地自吹,在他老丈人晋武帝席前展示鼓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鼓在当时不是上等人玩的乐器),或者一度沉迷女色影响健康、在下属关说下斩断情丝解散婢妾令其自谋生路,这在当时人眼中,都算豪爽。

说起来,《世说》关于王敦和婢妾的段子好像异常多,不局限在豪爽一门;而且它们虽然各自独立,却隐然有些牵扯。比如王大将军曾经有个妾叫宋■——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斩断情丝给放出来的——后来跟了谢尚,谢尚就问宋我何如王?回答说: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世说新语·品藻》)这位宋,据传是石崇爱姬绿珠的弟子,在多位领导身边服务过,谢尚和她这一问一答,等于是借低贱人之口,狠狠鄙视了王敦。

王大将军收到来自低贱处的轻蔑,也不止这一次,另一个段子说他刚结婚时,在洗手间看见有漆箱盛着干枣,心想敢情公主的零食哪儿都摆,想着想着,就给吃光了;等他从洗手间出来,又见一个侍女端着盛水的金盘,一个侍女端着盛饭的琉璃碗,王敦也是胃口好,把饭倒进盘里,又喝光了。哪知道,干枣是用来塞鼻子的,是用来洗手的——其实是澡豆,用途类似小块肥皂吧。王驸马不懂皇家卫生习惯,在公主的婢女面前闹了大笑话,给她们私下嘲讽了许久(《世说新语·纰漏》)。王敦出身名门,后来在江左更是势压晋主,但他当年在老皇帝丈人面前打鼓,在公主老婆眼下吃肥皂,这两个段子,着实给司马家扳回一局。 而王敦的卫生间奇遇记,还不止一次,另一回是在石崇家:

石崇厕常有十馀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世说新语·汰侈》)

两则奇遇记,总是让我疑惑,它们发生的时间(西晋)地点(卫生间)和人物(王敦与婢女)都太近似了,而且卫生间与婢女,也并不是中古文献中常见的描述对象。为什么王敦总是遭致卫生间保洁员的热议,而这些议论又能被人捕捉记录,后来流行江左呢?

而另一些记载显示,婢妾不爱王大将军,王大将军也不爱婢妾。不要说婢女,就是公主,王敦在兵荒马乱中为了赶紧轻骑脱身,也给抛弃了;公主的侍婢,赏给将士了。石崇家的女孩子们呢?又据说石崇请王敦王导喝酒,立下奇规:美人把盏,不喝就杀——杀美人。王导只好拼命往里灌,可王敦就是不喝,竟使石崇连杀三美(《世说新语·汰侈》)。——这故事在《世说》外另有一个版本,是说二王到王恺家听女伎吹笛子,有一个女伎稍稍走调,当下就被王恺杀了,在座的客人都大惊失色,只有王敦像没事人一样。两个版本都还有个后文,就是王导对他堂哥的这种刚忍无情不以为然,觉得这种性格的人恐怕不得令终。情节雷同如此,显然是一事二传,可是唐修《晋书》照单全收,用时间顺序把两件事给串了起来,王敦的罪孽,就更深重了。

在王大将军和婢妾的这场博弈中,虽然部分婢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王大将军似乎也没占便宜。——这些段子总结起来,即王大将军欺负婢妾,那就是说他残忍;婢妾欺王大将军,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是说他粗俗。残忍和粗俗,都是带有预言性质的鉴定——细节见性格,性格见命运,命运就是这个家伙以后要做贼、要作死。

还有更神的一个段子说,王敦小的时候就已经被预言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蜂目和豺声,是忍人的标志性体貌特征,其基因来自弑杀君父的楚世子商臣,后来在秦始皇、王莽身上都有些体现,而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这句话,根本就是《汉书》里说王莽的。

(闫蕊森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cab08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