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饮酒陶渊明赏析]饮酒陶渊明段落赏析

2022-03-20 16:2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饮酒陶渊明赏析]饮酒陶渊明段落赏析 》,欢迎阅读!
陶渊明,赏析,饮酒,古诗,段落



[古诗饮酒陶渊明赏析]饮酒陶渊明段落赏析

分段,就是按文章的逻辑顺序,分出几个部分,这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给文章分段,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弄清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划分段落有何依据呢? 下面是饮酒陶渊明段落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注释

①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⑤见:(读xiàn)同,出现。

⑥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⑦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




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后半段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字也用得极妙,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




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d6b9d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