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见异思迁翻译赏析

2022-08-31 22: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见异思迁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见异思迁,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见异思迁翻译赏析

文言文《见异思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墅,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为士。 【注释】

士:即今之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 州:聚。

闲燕:指安静、清净之处。或指学校。此处或以“州处”为断句,“闲燕”属下句。

弟:通“悌”。顺从、尊敬兄长。

旦昔:即“旦夕”。朝夕,早晚。昔,通“夕” 异物:不同的事物,指非本行之事。 另可参考:《国语·齐语六》

出处:先秦·管仲《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1


杂处:混杂而居 【翻译】

在《管子·小匡》篇中,记载了春秋时,齐桓公问丞相管仲说:“要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业?”管仲回答说: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不可以杂处而居,不然就会混乱,无法各司其职。所以圣王的时代,士都住在环境清净的地方、农民一定住在田野乡间、从事劳动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经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场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么从早到晚orG、从小到大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义、孝、敬、爱、悌等处世原则,他们的心就可以安定下来,不会受到别的事物干扰而改变他们的意志。”后“见异思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见异物而迁焉”演变而出,比喻意志不坚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a5b678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