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诗歌的主题特色

2023-05-09 04:0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雪莱诗歌的主题特色》,欢迎阅读!
雪莱,诗歌,特色,主题

雪莱诗歌的主题特色

作者:黄翔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5



黄翔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珀西·比希·雪莱,不仅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他所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本文纵向地分析了这位浪漫主义开拓者的诗歌在主题上所表现出的特色。

关键词:浪漫主义;社会;自然;人生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5003502

一、 引言

英国十九世纪初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生前为自己拟定这样的墓碑铭文:“珀西·比希·雪莱,众人之心(COR CORDIUM)”。今天看来,这铭文也正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雪莱在诗苑里勤耕细作,播下的是高傲、飘逸、不驯的心,而结出的是硬朗、优美、不朽的果。

他虽英年早逝,但诗作丰富。雪莱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 创作了约206多首抒情诗,10多部长诗以及《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19)等诗剧。这些作品在主题上无不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切关注、深沉思索以及深远追求。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的社会生活。他作品的幻想性,描写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和语言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特色。

二、 雪莱诗的主题特色分析

(一)具有强烈的政论性、简洁性、讽刺性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作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雪莱成长于英国国内工人斗争和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他的创作鲜明地反映出西欧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倾向, 他始终同情法国革命, 同情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他的政治诗歌里, 雪莱塑造了许多与社会对立的叛逆性格, 通过他们的个人反, 表达了作家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反动统治的思想情绪。他在否定和批判黑暗社会的同, 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

在当时蓬勃高涨的国内外工人运动和民主解放运动的鼓舞下, 雪莱创作了许多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他在文学论著《为诗辩护》中, 曾认为诗人的使命就是唤起人民去改造社会,认为诗人是“法律的制定者, 文明社会的创立者, 人生百艺的发明者, 更是美与真的导师”。 而他的作品正是唤醒人民、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战的檄文。在这一类诗歌中, 如《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奥希曼迭斯》(Ozymandias1817)、《献给英国人民的歌》The Song the man of England1809)、《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等,雪莱直接抨击了社会上的种种罪恶和不公, 真切地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雪莱政治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他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他创作的顶峰,他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这首诗歌取材于希腊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但是雪莱给它一个完


全不同的精神和结局。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一诗里, 普罗米修斯拒绝天神朱比特的威胁利诱, 坚持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终于取得胜利。诗人在诗中不仅描写了被压迫人民的苦难 ———饥饿、贫困、奴役; 而且指出一切暴君的必然下场, 预示革命一定会到来 ,一定会胜利;同时还详细描写出胜利以后的美好景象 ——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完全由“正义”“理性”和“爱”统治的社会。正因为如此, 雪莱成了英国诗歌领域的第一个标显出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人。

(二)赋予大自然以生命,使大自然富有灵性和活力

浪漫主义诗人由于受到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 大多善于描写自然。雪莱的关于自然的诗歌虽然也追求主观上和自然力强烈的合二为一,但是,在他的诗歌中,不仅仅只有他的前辈华兹华绥的希冀, 也开始有了对人生深沉的思索和凝重的愁绪, 甚至有着现代诗中的深刻的寓意性。诗中的自然不只是作为自然本身而呈现出来, 而是体现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和情感真实性, 如一般评论家认为含义比较朦胧的《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 )一诗, 就形象地表明了人类世界从纯真与美到现代荒原的过渡。

当然, 更主要的是他注重把自然景物描写与社会状态以及人的心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象与现实、现在与未来的对照, 来表现自然的美景, 人间的苦难, 现实的郁闷, 来的理想。如在他的杰作《写于欧佳宁群山的诗行》一诗中, 他既看到宇宙山川的美丽, 又由此想到了人间的烦恼与变迁。 不过, 在自然抒情诗方面,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雪莱抒情诗“三部曲”或“三颂”的《云》》(The Cloud1820)、《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在《云》中, 雪莱把云拟人化,以云的代言人身份, 以第一人称, 塑造了永在变化但永不死亡的、给大地带来甘霖的云的形象, 诗句优美, 格调轻快, 充满自信和乐观主义的精神以及宏大豪迈的想象:

“我是大地和海洋的女儿,

也是天空的养女,

我穿行于大海和陆地的毛孔,

我可以变化,但永远不死。”

《致云雀》一诗 ,更是显得热情奔放。该诗以音乐性见长, 音律模拟云雀的歌声,节奏时急时缓, 表现了云雀腾地而起以及鸣声自天而降的音乐性形象。诗人尽管已不是以代言人的身份出现, 但云雀却成了诗人的化身,成了诗人的代言人。它像一个预言家, 追求光明, 蔑视世俗, 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境界。它既是理想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也是泛神论的自然形象。

“不断向上,

你从地面腾飞,

像一片火云;

用你那碧蓝的翅膀,

翱翔, 歌唱,

永远在翱翔, 歌唱。”




与上面两首诗相比, 雪莱《西风颂》更加脍炙人口, 可以说是自然抒情诗的珍品。这首诗气势磅礴, 激昂奔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歌咏“既在毁坏, 又在保藏”的西风的形象,将大地的苏醒, 自己失而复得的灵感, 以及渴望自己的诗篇给人类带来新生的心愿和谐地结合在一, 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 并且表现出“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么” 这种无比乐观的精神。在雪莱的笔下, 诗中所包含的, 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周而复始的季节的更替和春天的来临, 蕴含着摧旧立新的信念, 想象力的复兴, 以及“预言家”使命的尊严。诗中的第一、二、三节分别出现了对自然界四大要素中的三种要素的描述:“土” 在大地上吹送生命的种子;“气”在空气中呼唤暴风雷电; “水” 在大海上掀动汹涌的波涛。 唯独没有另一要素“火”。因为“火”是诗人自我的象征 ,直到第四节, 诗人的“自我”才进入诗中:

“假如我是一片任你吹卷的枯叶,

倘若我是一片随你飘飞的云彩,

或是你威力之下喘息的水波 ……”

到了这里 ,作为大自然另一要素的“火”终于出现 ,这便是诗人自我。

(三)不仅称颂爱情, 揭示人生奥秘, 也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

雪莱所创作的有关人生主题的诗歌,多半具有自传色彩,是他心灵发展的纪录。不仅记录了他曲折生中复杂的体验, 而且也展现了他的基本的人生观。他所创作有关人生主题的诗歌中最有成就的是他的爱情诗篇。这种情, 是心灵与心灵之间最高境界的自然沟通与融汇。因此,他的爱情诗歌中没有空洞无物的浮夸矫饰, 而是追求真诚、崇高的心灵的沟通和谐, 并且闪烁着理想、乐观和希望的光泽。

三、结语

雪莱以“社会、自然、人生”作为诗歌主题, 猛烈地反对专制暴政, 抨击宗教迷信, 情歌颂自由民主,支持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那样,无私无畏地同一切黑暗势力勇敢搏斗。他那如火的诗篇像一束火炬,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闪烁真绚烂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江 .雪莱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吴 .世界名诗欣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邢孟达.论雪莱抒情诗及其艺术特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c56b7b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