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新中国》观后感

2022-12-23 07:3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纪录片《新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
观后感,纪录片,新中国

纪录片《新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新中国》观后感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电影缺少纪录片的历史,从1949年以后,纪录片实际上成为一种政治宣传片的代名词。一般纪录片就是国外元首来访问,新闻演示文稿式的,不把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正经东西出现,这样,电影的记载功能就渐渐给忘却了。而作为给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的纪录片以官方的表现形式,记录了新中国从1948年春天,毛泽东带领的中央机关转战河北西柏坡,在这里他们和分别一年多的朱德、刘少奇汇合,开始领导新中国的诞生,成长,发展,从落后到富强。这样本片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记载回顾功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乃至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

《新中国》纪录片于由著名解说家任志宏担任解说,在本部纪录片中,主要以人物和新中国的大事件为主轴的基础上引出一个个的故事,以增加可看性。此片解说词既有高度的概括,又能进行细腻的描述。纪录片作为艺术,除了表现真人真事,与任何其他电影甚至任何其他艺术相比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论人们如何定义艺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任何艺术都需要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本片作为官方的作品,既能保证充分尊重历史,又以较为新颖的拍摄角度,通过插叙倒叙手法从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不同时期的人来展示新中国的变化和成长。


但我认为由于作为官方的纪录片,难免会重政治而轻艺术本纪录电片也脱离不了这个怪圈。《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本质是“纪实”,它的资料选材大多是来自国内外记者及其他人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拍摄的一些老旧的资料和片段,它和新闻一样,讲究事物的真实性。作为用于官方的传播与交流,本片很有利于了解新中国历史,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在第九集中,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我认为可能出于官方的原因,有意略去了部分历史,并且没能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作为新中国官方的纪录片写实和的央视重点献礼片—大型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1999年优秀节目一等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选一等奖、全国社教类系列片特别奖。其具有的教育和交流意义是深远的,让后人更加明白那段历史,展望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dd1bf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