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1》名师教案2021

2023-03-20 01: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秧歌舞1》名师教案2021》,欢迎阅读!
秧歌舞,名师,教案,2021



《秧歌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会唱《秧歌舞》,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体验民俗风情。 3、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打击乐演奏、及秧歌舞蹈活动。 教学难点:秧歌的锣鼓节奏及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模大比拼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1、听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张贴节奏谱)

2、听音乐,用以上几种节奏分别为音乐(节选)伴奏。 二、学唱歌曲。

导语:刚才,同学们伴奏的音乐在情绪上感觉怎么样?(欢快、热烈) 这是一首舞曲,什么舞曲呢?咱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1、播放《秧歌舞》范唱曲。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打鼓、敲锣、扭秧歌、唱歌)

2、揭示课题:这首歌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秧歌舞曲,歌名叫《秧歌舞》(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跟着老师一起再来听听这首歌,听的时候可以小声的跟

着哼唱。(歌谱展示,播放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老师拍节奏,学生读词)

5、分析曲谱:歌曲为一段体曲式结构,全曲为三个乐句组成,一、二两句以男

女老少敲锣打鼓扭秧歌的场面来歌唱幸福生活,第三句以模仿锣鼓声,来渲染欢快、热闹场面。歌曲里多处用到了附点八分音符来增加音乐节奏感,咱们来找一找,唱一唱。(指导唱附点音符)

6、随老师伴奏演唱歌曲。 7、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三、观看秧歌视频、进一步了解秧歌。

导语:从同学们的歌声里,老师已经感受到了秧歌的气氛。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

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下东北秧




歌。(播放视频) 1、学生观看视频。

2、师总结:这就是东北秧歌,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项喜庆活动,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老师化妆结对表演。慢慢的,这种民间艺术就形成了我国的民族特色,被搬上了舞台。在表演中,锣鼓起到了指挥的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样打击乐器,咱们来认识下。 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出示锣、鼓、钹。(模拟它们发出的声音,每组1人执器指挥。 分别打击前面练习的锣鼓节奏谱。 2、打击乐器合奏。 3、唱、奏结合。

五、学习简单的秧歌舞,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的表演让老师也心动了,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队伍,老师扭秧歌,你们演唱好吗?

1、教师表演。(播放歌曲) 2、学习绕手巾花。

3、学习手腕花十字步。摆臂十字步。

4、分组设计组合这几个动作,编秧歌舞。教师播放音乐巡视指导。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表演自己设计的秧歌舞。 6、随音乐分锣鼓队,唱歌队,扭秧歌队一起表演。

7、师总结:这节课,咱们在秧歌舞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秧歌的奔放、热情、风趣、多姿多彩,希望将来像秧歌这样的民间艺术能在你们中间发扬广大。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音乐活动课,通过唱、奏、舞感受东北秧歌的气氛,体验民俗风情。歌曲比较短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秧歌的锣鼓节奏逐条训练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合奏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于舞蹈活动,男生女生是有差别的,在动作要求上不能过高,旨在通过活动感受秧歌的奔放热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6a9a25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