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商榷

2022-09-15 00:1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商榷》,欢迎阅读!
古诗词,商榷,注释,语文,教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商榷

作者:郑伟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第02

摘要:文章对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何当的释义提出商榷,认为的注解犯了望文生训的毛病,不应解释为思绪,而应解释为何当的注解犯了增字为训的毛病,其实何当就是何时而非何时将要 关键词:思;望文生训;何当;增字为训

部编本《语文》教材适度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这种编选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然而最近在翻阅时,笔者发现教材古诗词部分有些注释值得商榷。不揣谫陋,现摭取两例商略,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一、思绪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为《古代诗歌四首》,其中第四首为马致远的《天净·秋思》。在其注释中把标题中的解释为思绪。笔者认为这条注释是不准确的。这是典型的不明古义,犯了望文生训的毛病。由于时代变迁,许多字词的古义到后来大都消失,后人如不加考察,用后起的意义或常用义去解释,就会造成舛误。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目》中曾说过:字面生涩而义晦者,及字面普通而义别者,则皆在探讨之列。”[1]对古诗词而言,尤其是字面普通而义别者今人如果不作辨析,常常会出现以今律古、望文生训的谬误。教材注释将解释为思绪即如此。

查阅《汉语大词典》我们发现,其中思秋条目释义为悲秋,引述《文选》卷一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李善注云:思,悲也作为例证。其实作悲伤解,在诗文中习见。如《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晋卢谌《赠刘琨》诗之四:仰悲先意,俯思身愆。依据对文同义的规律,则思即是悲。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其中有版本作,也足以证实”“同义。而且”“互训的例子在古诗文中也较常见。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其中也。古有悲、哀、愁、忧之义。但是这些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教材注者就被的今义所迷惑,做出了思绪的注解。另外,著名语言学家王云路教授所著的《中古诗歌语言研究》中也有对《天净沙·秋思》的注释:思,悲也。秋思就是悲秋。”[2] 二、何当何时将要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选有李商隐《夜雨寄北》。其中注释当,何时将要。其实何当就是何时,不可增字释为何时将要。从训诂学的角度看,这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9c3b0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