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概论读后感

2023-03-23 00: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际传播概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概论,传播,国际

国际传播概论读后感

在书中的篇首,作者就明确地提出了国际传播学的定义,划定了国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同时,她指出国际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大众传播中跨越国界的那一部分传播现象与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有了对外传播的自主意识和需要,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使这种需要能够得以满足,出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由内向外的传播。

针对目前一波接一波的“中国热”引发的“汉语热”,结合书中对国际传播的主体、控制、手段、受众、效果等分析叙述,下面将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汉语国际传播的现象,探索这一国际传播现象的本质层面及其影响。

书中提及,国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包括两个方面,即由内向外的传播和由外向内的传播。前者是以我为主体的传播,受众是传播对象国或国际社会,后者是以他国为主体的传播,我为受众;前者主要解决如何适应外部传播环境、进行有效传播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对外来信息如何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而汉语国际传播则属于这当中的前者,即它是一种由内向外的传播,其性质是文化层面的国际传播。

在形式上,国际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大众传播手段在汉语国际传播中运用很广,如汉语学习的报纸、杂志、书籍,汉语节目的广播、华语电影电视等。中国的对外传播由单一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起步,经过几十年发展,最终形成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媒体阵容,具有了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各种手段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国内专门针对汉语国际传播而开设的大众传媒不胜枚举。广播方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孔子学院,38种外语向世界各地学员教授汉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学汉语》节目、远程汉语视频教学节目、在部分国家开设的《空中汉语课堂》等,已成为向世界传播汉语及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华语电影近年来也在逐步走向世界,全球化语境下越来越多的华语导演用母语、用影视画面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另外,在海外设立的华文传媒至今已有两个世纪的历史。据学者统计,在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000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每天出版的日报10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多种。目前海外华语广播电台70多家,华语电视台几十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9f574eaa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