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

2022-12-22 15: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中见,杏花,答案,阅读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②,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全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的表现手法。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机,可面对这美好景象,诗人却感到忧愁、苦涩。

②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但因春寒料峭而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流离之苦身世之悲——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之景也无法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诗人深深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


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无比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得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 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不见蝴蝶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然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绚丽夺目的。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融作为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8263404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