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国诗歌——《蒿里行》 精品

2022-07-27 07: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爱国诗歌——《蒿里行》 精品》,欢迎阅读!
爱国,诗歌,精品,最新

爱国诗歌——《蒿里行》

《蒿里行》原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注释

⑴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⑵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⑶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婿牛辅,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⑷会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

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 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⑸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 这里是化用其句。

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长安,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由洛阳迁到了长安。

以上二句是说,这些讨董卓的各路人马,开始时也都说是拥护长安的帝室。 ⑹雁行á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

以上二句是说,各路会师后,在敌人面前却表现了各怀鬼胎,一个个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⑺嗣还á随即。 还,同旋。 ⑻戕ā残害。


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 《蒿里行》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蒿里行》赏析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蒿里行》作者简介

曹操155718-2203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

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实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88ebba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