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团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8-07 11:2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企业集团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审计工作,企业集团,对策,国有,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有企业集团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左宜春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2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开展的审计监督关系到全民的利益。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挽回了不少国家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审计机关在国企审计过程中也碰到了诸多问题和难点亟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论述了国有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突出问题;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集团是随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具有资产雄厚、经营规模大、范围广、资金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保持相对独立,并具有监督各个子公司或各个部门的职能,对降低企业集团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权威也较难得到保障

内部审计监督未受重视,内设审计机构不独立或独立性不够,从诸如纪检监察审计部、法务审计部、财务审计部等企业内设机构名称反映,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集团,尤其是司属二级企业集团的审计机构只是该单位的内设职能部门之一,且审计工作主要由企业纪委书纪、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负责领导,不仅审计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薪酬发放要受控于被监督对象主体,其他审计资源的配置也必须高度依赖所属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与被监督主体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审计独立程度不高,权威性也较难得到保障。

(二)分级管理模式导致审计资源分散,未能发挥综合监督效能

一是司属企业内设审计机构规模小、人少,大部分缺乏质量控制,更多的是立足于服务本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服务集团的大局意识不够,为解决审计任务重、力量不足的现实困难,大部分只能采取委托外部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方式工作,由于存在中介机构良莠不齐、外部审计人员不熟本悉单位情况和缺乏忠诚度等难控因素影响,很难发现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二是集团审计部对司属企业审计人员和审计资源的统筹调度差,未能集合内部审计资源齐力发挥监督成效,较难满足国有企业集团发展对大规模、全覆盖、多领域的审计监督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一是审计人员配置不够,如部分监管单位多、资产规模高、员工数量多的地方级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审计人员数量占职工总数比不到。一2%,监管任务繁重。二是审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业务经验结构不合理,比如大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存在中老年审计人员占绝对主力、青年审计人员少或无的情况,且几乎都是企业财务会计、政工管理岗位的转岗人员,要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还需不断强化审计实务、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等重要业务知识的学习。三是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突显,如某集团主业包括了道路建管养和多元化经营业务,但在岗审计员极度缺乏工程造价、企业管理、内控、法务和风险等专业知识。 (四)审计监督机制不能完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

一是内部各专业监督机构(如监事会、纪检监察、财务和审计等)在履职中系自建工作平台、各自接触被监督对象,除发生重复监督行为导致监督成本增加外,还因彼此沟通少、配合不够情况,给被监督对象带去了重复配合监督的无形工作压力,既影响独立监督效果发挥,又导致综合监督效能降低。二是对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不力,既未完全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也未结合审计监督需要及时优化审计工作流程等。 (五)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不到位

一是不重视审计成果运用,审计成果还未完全被人事、纪检监察、监事会和业务职能部室等充分运用,运用范围存在局限。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也只是纠错个体表现,没有对同性质、同类型的业务问题作延伸性整改,且也存在前瞻性措施不够有力、整改责任未落实到人、整改进程偏慢、不全面整改和未彻底整改的情况,致使旧问题不止,新问题又频频发生。二是审计监督服务意识尚未完全树立,审计成果转换工作推进也不够,导致审计成果在事前防控、事中监督和事后追责过程中存在转换不及时或转换不力的情况。 二、应对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政治站位,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

根据党的十九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等相关精神,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在企业集团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应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得以提高,除要合理保证审计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薪酬发放不再受控于被监督对象之外,还应尽可能的解决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与被监督对象间的经济联系,有条件的建议在董事会下设立内部审计专业委员会,从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积极探索创新审计直管组织结构,集中上下资源齐力发挥审计监督效能

在国有企业集团司属企业撤销其内设审计机构后,由集团内设的审计机构统一管理全集团审计人员,集团内设审计机构视审计监督板块情况,可以分设数个审计业务中心,对于规模大或经营集团核心业务的司属企业可以派驻审计办驻地监督,次之则指派专职审计联络员,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其专管单位审计工作并集团审计内设审计机構进行信息沟通,再次之则可只配备一名兼职审计员,负责兼职履行审计联络员职责。 三、结束语

有效开展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是经济改革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内部审计工作对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疏漏、减少企业风险、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突出问题,采取提高政治站位强调内部审计独立J性和权威性、整合集团内部审计资源、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优化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等应对措施,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内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集团企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海容.关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5):151-152.

[2]刘晓东,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构建探析[J].会计师,201708):60-61.

[3]战欢欢,何秀英.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28-229.

作者简介:左宜春(1982-),女,重庆城口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8f2e19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