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状态

2022-11-26 06: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糖尿病高渗状态 》,欢迎阅读!
糖尿病,状态,高渗

糖尿病高渗状态

1定义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好发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无明显差异。临床特点为无明显酮症和酸中毒,血糖显著升高,严重脱水甚至休克,血浆渗透压升高,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 2、病因

HHS的根本病因与DKA相同,但约2/3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不知糖尿病。临床上常见诱因有一下几条 ①应激: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泌尿系〕、外伤、手术、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出血、中暑或低温;② 摄水缺乏:可见于口渴中枢敏感下降的老年患者、不能主动进水的儿童和卧床的患者、精神失常或昏迷患者;③失水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以及大面积烧伤;④药物:如应用各种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和呋塞米〕、苯妥英钠、氯丙嗪、普萘洛尔、西咪替丁、免疫抑制剂;⑤高糖摄入:大量饮用含糖饮料、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完全性静脉高营养、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HHS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使血糖升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最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胰岛素的相对缺乏和液体摄入减少时HHS的根本病因。胰岛素的缺乏促进肝糖原输出、损伤了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高血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血容量缺乏,如液体补充不及时,患者病情加重。另外,HHS的发生和开展受到一些情况影响:①存在感染、外伤、脑血管意外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减少,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HHS大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口渴中枢不敏感,加上主动饮水的欲望降低与肾功能不全,失水相当严重,而钠的丧失少于失水,导致血钠明显升高;③脱水和低血钾可以导致皮质醇、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进一步抑制胰岛素分泌,继而造成高血糖的继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HHS

HHSDKA都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DKA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而HHS是以高血糖和高渗透压为特征。引起这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HHS时胰岛素是相对缺乏,分泌的胰岛素足以抑制脂肪分解和酮症生成,但不能抑制汤原异生,故主要是血糖升高;但在DKA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已经不能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②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升高较轻,促进脂肪分解和升酮作用较弱;③HHS时失水严重,不利于酮体产生;④局部HHS患者血浆非酯化脂肪酸水平高而无酮症,提示肝升酮功能障碍;⑤严重高血糖和酮体生成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由此可见HHSDKA是不同胰岛素缺乏导致的两种状态,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实际上1/3的高血糖患者同时表现为HHSDKA 的特征。 3、临床表现特征

①前驱期特点 在起病前1-2周。表现为:口渴、多尿和倦怠、乏力等病症加重,反响迟钝,表情冷淡,引起这些原因是渗透性利尿脱水。②典型期表现 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病症和体征。脱水表现为:皮肤枯燥和弹性下降、眼球凹陷、唇舌干裂、脉搏快而弱、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良好,立位时血压下降。严重时出现休克,但脱水严重,体检时可以无冷汗。有些患者严重脱水,但血浆渗透压促使细胞內液外出,并补充血容量,可以掩盖失水的严重程度,而使血压仍然保持正常。神经系统方面那么保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意识模糊、嗜睡直到昏迷。HHS意识障碍与否主要取决于血浆渗透压升高的程度和速度,与血糖上下也有一定关系。而与酸中毒的关系不大。通常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0mOsm/L时,即可以出现精神病症,如冷淡、嗜睡等;当血浆渗透压>350mOsm/L时,可以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和阳性病理征。这些提示患者可能有因脱水、血压浓缩和血管栓塞而引起的皮质下损伤。出现神经系统病症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长春被误诊为脑卒中等颅内疾病而导致误诊。和DKA不一样,HHS没有典型酸中毒大呼吸,如患者出现中枢性过度换气现象,应考虑合并脓毒血症或脑卒中的可能性。 4、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 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10×109/L

②尿常规 尿糖呈强阳性,患者可因脱水及肾功能损伤而导致尿糖不太高,但尿糖呈阴性者少见。尿酮

.


体多阴性或弱阳性。

③血糖 33.3-66.6mmol/L600-1200mg/dL),有高达138.8mmol/L2500mg/dL〕或更高。血酮体多正常。另外,因血糖每升高5.6mmol/L,血钠下降1.6mmol/L左右,HHS时存在严重高血糖可因造成血钠假性降低。

④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 常显著升高,反映严重脱水和肾功能不全。BUN可达21-36mmol/L60-100mg/dlCr可达124-663umol/L1.4-7.5mg/dlBUN/Cr比值〔按mg/dl计算〕可达30:1〔正常10-20:1。有效治疗后下降。BUNCr进行升高患者预后不良。

⑤血浆渗透压 多显著升高,多超过350mOsm/L,有效渗透压超过320mOsm/L。血浆渗透压可以直接



测定,也可以根据血糖及电解质水平计算,公式为:血浆渗透压mOsm/L=2[Na][K])+血糖mmol/LBUNmmol/L,参考值为280-300mOsm/L;假设BUN不计算在内,那么为有效渗透压,因为BUN以自由进入细胞膜。



⑥电解质 Na升高 145mmol/L,亦可以正常或降低。血K+正常或降低,有时也会升高。CI多与

Na一致。钾、钠、氯取决与丧失量,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情况及患者的血液浓缩程度。不管血浆水平如何,总体上来说钾、钠、氯都是丧失的,有估计分别丧失为5-10mmol/kg5-10mmol/kg5-7mmol/kg。此外还有钙、镁和磷的丧失。



⑦酸碱平衡 约有半数患者有轻、中度代谢性酸中毒,PH多高于7.3HCO3常高于15mmol/L 5、诊断依据

对中老年患者有以下情况,无论有无糖尿病史,均应考虑HHS的可能,应立即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①进行性意识障碍和明显脱水表现患者;②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和体征,如癫痫样抽搐和病理反射阳性者;③合并感染、心肌梗死和手术等应激状态下出现多尿者;④大量摄糖,静脉输糖或应用激素、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等可导致高血糖的药物时出现多尿并有意识改变者;⑤昏迷休克患者,休克为纠正而尿量多者。 HHS诊断依据是:①中、老年患者,血糖>33.3mmol/L600mg/dL;②有效渗透压≥320mOsm/L



③动脉气血分析示PH315mmol/L④尿糖呈强阳性,血酮体阴性或弱阳性。但应注意并发DKA和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 6、治疗

HHS根本病理生理改变是高血糖、高渗透压引起的脱水、电解质丧失和血容量缺乏,以致患者休克和肾、脑组织脱水与功能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治疗原那么是立即补液、使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防止并发症发生,与DKA根本相同。

⑴、补液 补液可以按患者体重的10%-15%计算;亦可以根据渗透压计算失水量,公式为:失水量〔L=〔患者血浆渗透压-300〕×体重〔kg〕×0.6。补液量可以略高于估计失液量〔因治疗过程中还有大量液体从肾、呼吸道、皮肤丧失〕。初2小时内可补液1000-2000ml,头4小时内输入总液量的1/3,头12时内补入总液量1/2加尿量,其余量在24小时内补足。经过4-6小时后仍无尿或少尿者,给予呋塞米;如假设发现肾功能损害,那么输液量要调整。静脉补液同时建议同时口服补液。 关于补液的种类和浓度,目前主张开始用等渗盐水〔308mmol/L,因大量输入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有利于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量,恢复肾脏调节功能。休克者应给予新鲜血浆或全血。如无休克或休克已经纠正,再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ml以后,血浆渗透压仍>350mOsm/L血钠>155mmol/L 时,可以考虑适量低渗液如0.45%盐水〔154mmol/L〕或2.5%的葡萄糖注射液〔139mmol/L。当血浆渗透压降至330mOsm/L时再改等渗液。在治疗过程中当血糖下降至16.7mmol/L300mg.dL〕时,应用5%萄糖注射液〔278mmol/L〕或5%葡萄糖氯化钠〔586mmol/L,并酌情参加胰岛素,防止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过快下降。应注意:5%葡萄糖渗透压为278mOsm/L虽然为等渗液,但血糖浓度为正常血糖的50倍,5%的葡萄糖氯化钠渗透压为586mOsm/L,在治疗早期均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高血糖、高血钠和高渗状态。

停止补液的条件是:①血糖<13.9mmol/L250mg/dL;②尿量>50ml/h;③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或根本正常;④患者能饮食

⑵、胰岛素使用 使用胰岛素原那么同DKA大致相同,即在输液开始就给予小剂量的胰岛素静脉滴注。HHS一般胰岛素比DKA敏感,在治疗中对胰岛素需求相对较少。经输液和胰岛素治疗血糖降至≤16.7mmol/L时,将液体改为5%葡萄糖液,同时按2-4克糖: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参加胰岛素,如假设此时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1e5b04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