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 己亥杂诗-全国一等奖

2023-09-30 15: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 己亥杂诗-全国一等奖》,欢迎阅读!
己亥,语文教案,一等奖,年级,全国

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深入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设计】

诵读法,品味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板书:己亥杂诗) 二、进背景。

1.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2.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三、读诗文。

1.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 4.全班齐读。 四、看注释。

九州:中国。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沉默。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五、译诗文,解诗意。

1.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 2.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 3.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 4.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六、悟诗情,品意境。

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从诗意中我们知道了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清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难怪龚自珍说要“改革”了。

2“暖风熏得游人醉,西湖歌舞几时休。”清朝的官员又何尝不是呢!怪不得作者说要“改革”了。

3林则徐在上表朝庭的奏书中也这样写道:“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啊!这要的局面还不要“改革”吗?再不,就来不及了。

4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改革。

B这万千情绪也同样在龚自珍的脑海翻滚,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大家读读这行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7721ef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