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梅雨》原文赏析

2023-02-09 12: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柳宗元《梅雨》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柳宗元,梅雨,赏析,原文

有关柳宗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柳宗元《梅雨》原文赏析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作品简介】《梅雨》是柳宗元在元和四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人评说“此诗不减老杜。”杜甫有写秋雨的《对雨》,表现的是忧国忧民之情;也有写春雨的《春夜喜雨》,表现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穷年忧黎元”的伟大胸怀。柳宗元的这首诗,写的是晚春的“梅雨”,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的思乡幽情。 梅雨

柳宗元 五言律诗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作品赏析】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个数文学分享


有关柳宗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月。晚春的雨不像早春的雨,雷鸣过后,哗啦啦的说下就下。假若说早春的雨,带来了万物生机,百花盛开,草木发芽。那么,晚春的雨则是“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雨雾遮住了山,遮暗了江,天地之间朦朦胧胧,浑浑沌沌。百花凋零,天空灰朦,天地间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何况是“俟罪非真吏”(《陪韦使君祈雨口号》)的流放囚徒?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添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 ”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驱不散,化不开。

颔联,直抒作者的思乡之愁。夜深人静的雨中,传来了猿的哀婉凄楚的悲啼,更增添了思乡之愁。愁深使得思乡之梦犹生,梦中的故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刚刚被浓浓的乡情、亲情裹住,公鸡却又打鸣了,天亮了,好梦也断了。在这个雨夜里,作者又何曾入过睡啊!忧乡之愁,思乡之梦,整个晚上都陷入了深深的忧情愁苦之中。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归家路途遥远的感叹,而抒发了自身的孤凄,念念归家的乡思之情。诗人借用其诗意,海雾沉沉,江涛如雪,环境险恶,归路日艰。作者的情绪陷入了无边的思乡雾海之中,没有北归的希望,没有天晴雨停之日,什么人能解我的思乡之愁啊。

尾联,作者翻用陆机的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直接抒发思念京城的思想感情。京城虽多风尘,把白色的衣服全部染黑了,也是情愿啊;可惜,我被放逐到阴雨蒙蒙的江南,虽然是春天,潮湿文学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ca5bd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