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3.9雁门太守行

2022-03-26 05:10: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古诗词赏析——3.9雁门太守行》,欢迎阅读!
雁门太守行,古诗词,赏析,中考,3.9

3.9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赏析:

1、主题:本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 一场边关战争 ,歌颂了 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 敌军气焰嚣张 ,一个“压”字,把敌军 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导读·2012甘肃白银】 2“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用 比喻和夸张 的修辞手法,渲染了 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常用形容 局势危急 【苏教教参】 3“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描绘了 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的情形。 4、诗歌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 ①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潜师夜袭时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②尾联用黄金台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相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和将士,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极其简洁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唐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战斗染上悲壮色调。 B“黑云„„”两句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偶尔有大风吹过,云中透出阳光,照在城头士兵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了不可侵犯气概。 C“半卷„„”两句以“半卷红旗”写趁夜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细节,悲壮气氛就更浓了。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方式表现诗人坚定政治立场,这里说的“报君”“为君死”就是指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 6、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军压城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泥色怪异,包含着战时壮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声音低沉浑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主平时里对自己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主献身。 7、对《雁门太守行》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6年乐山市】 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二、默写: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

2、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壮的诗句是

3、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

4、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




答案:(一)1、一场边关战争 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比喻和夸张 敌军兵临城下紧张气氛和危急形 局势危急 3、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 4、①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潜师夜袭时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②尾联用黄金台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相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和将士,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D 6C 7A

(二)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eecb4e59eef8c75fbfb3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