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3框入乡随俗苏教版!

2023-04-02 03:5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3框入乡随俗苏教版!》,欢迎阅读!
以礼相待,入乡随俗,上册,法治,单元

入乡随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尊重不同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得的人民友好相处; 2.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荣誉和形象的意识,增强热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1. 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 能够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做出正确的礼仪表达,既尊重他人,也不损害自己的身心健

康。 知识目标

1. 了解礼仪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指导和理解入乡随俗的重要性; 2. 明确入乡随俗的具体要求。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相关案例、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 回顾自己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到的各地的礼仪风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故事

一次, 一位中国教授和一位西方留学生在交谈中提到“望子成龙”

一词。 教授说:“你父母把你送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他们是想‘望子成龙’啊!” 话音刚落,不料这位留学生瞪大眼睛反问教授:“您说什么?为什么是望子成‘龙’,而不是望子成‘狗’啊?”

你知道西方人和中国人眼中的“龙”“狗”的寓意吗? 小结: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入乡随俗。 活动一 入乡随俗

你都旅游过哪些地方?在旅游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当地的哪些礼仪习俗?

(温馨提醒:可以是境内游,也可以是出国游,然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介绍课件。)

(学生课堂展示介绍课前准备好的内容,介绍自己旅游的经历以及在旅游地了解到的礼

1


仪习俗)

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适时点评、补充。

小结:不同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礼仪习俗。入乡随俗表达了我们对当地文化风俗的尊重。

畅所欲言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入乡随俗呢?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具体做法吧。 穿一穿当地的民族服装,尝一尝当地的美食; 学一学当地的语言„„ 活动二 入乡随俗

暑假里,小明一家去海边游玩,租了一艘渔船。午饭时,他们迟到了刚从海里打上来的海鲜。有一种鱼的味道特别鲜美,快吃完一面的时候,小明大声嚷嚷,让妈妈帮忙一起给鱼翻个身。妈妈连忙制止了小明的话,并跟船家道歉。

思考:妈妈为何要制止小明?你还知道哪些乘船的礼仪和习俗吗?

小结:入乡随俗,能真正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更容易与当地人们友好交往。 活动三 入乡随俗

小明打算在去泰国旅游,之前要做好功课„„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或建议小明的吗?

小结:主动学习、掌握对方的礼仪习俗,可以染我们避免无心之错。 活动四 入乡随俗

老外闯红灯,称“入乡随俗”。

俗话说:“宁可伤身体,也不能伤感情”。

小组合作探究: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的看法。 老师点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本课总结

入乡随俗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文明,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了解、尊重、适应、主动融入当地的礼仪习俗,做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课堂训练 补充习题和课堂追踪上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1b6f5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