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规划思路

2023-01-11 23: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究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规划思路》,欢迎阅读!
大雁塔,探究,思路,广场,规划

探究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规划思路

探究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规划思路 作者:刘娜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7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北广场设计规划思路的整理与研究,揭示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一种新的规划改造,可以使整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环境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肌理;土地整合;经济价值;文化环境

解析大雁塔旧貌,我们不难得知,从上世纪中叶击打暮鼓,破败龟缩的大慈恩寺被农村包围,小麦种到了塔下,孤零零的一座古塔与周边的春晓园、蔷薇园、盆景园,被低矮的民房和风格各异的建筑环绕着、割裂着。大雁塔北边两侧的餐馆,大部分卫生条件很差,服务员穿着不整洁,桌面上沾满油渍,地上垃圾无人清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布局,马路两侧相对陈旧的建筑和凌乱的布局,棚户散布、摊贩流窜、设施落后、交通堵塞、景致混乱、人车混流、环境脏乱,建筑形象参差不齐,那时有朋友来访,都认为难睹大雁塔真容。

西安市政府着重金和强有力的设计团队着力于整改和打造属于陕西的文化品牌。在城市肌理、城市风貌、土地价值的提升、文化的振兴等方面入手,进行饿周密而详尽的规划思路。而具体设计思路,本人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继承传统街区肌理,传承历史风貌特色

肌理,是人的外表和内质美的综合标志。城市街区的肌理亦如人。表现在目睹触摸的方面,有建筑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建筑的尺度比例、生态环境的情状以及道路、桥梁、树木、花草、设施等;蕴含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则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

西安在历史上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古代遗迹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标识性建筑物,有着丰富的城市肌理,来这里的人往往是想寻访昔日的历史痕迹,但西安目前仍是大


古都小旅游的概念,许多文化至今仍埋藏在地下没有被展示和彰显出来。就如我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它仅仅是书面上的,如何才能真正的走进这昔日的辉煌当中去呢?2004年,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免费向西安市民和游客开放,打响了西安市城市经营的一炮。

大雁塔作为曲江文化旅游区的中心,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城市北端的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西安市城市的一条“唐文化轴线”,这是西安市城市发展中不可复制的城市文脉的轴线。随着主轴线南伸。大唐不夜城的中间部位是一座以唐贞观之治盛世

时期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广场;而到轴线的最南端,是以唐城墙博物馆作为结束,形成了一片气势恢宏的大唐风格的旅游商贸区。赋予了该区域以个性和巨大的吸引力。

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突出了遗址区域改造的文化主题,着力打造唐文化品牌,实行以文化遗迹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把大雁塔的历史遗迹、文物景点、传统商业街串联形成系统,以此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风貌。

第二、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曲江,一个以盛唐文化、佛教文化、旅游商贸为主题的新兴特色空间。在东起马鸣路,西至长安南路,北起小寨东路,南到雁塔区南界的土地上,建成了由旅游、休闲功能,教育科技功能,行政、会展功能,居住功能的综合社区。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2003年,基本形成对大慈恩寺周边环境的规划思路:雁塔南、北广场定位为佛文化、唐文化,雁塔西苑定位为陕西民俗大观园,雁塔东苑定位为陕西戏曲大观园,春晓园定位为陕西文学艺术大观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定位为“丝绸之路”雕塑园,大唐不夜城定位为中国第一个文化MALL,总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

在整体规划中我们明确了以大雁塔为核心,并沿南北轴线展开,形成一个约2.5 km2的“一级核心保护区”,总体是由“一寺、一城、两广场、四公园”所构成。即由北向南分别由:大雁塔北广场、慈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3eac1a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