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论语六则》学案 语文版

2024-03-05 07:52: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论语六则》学案 语文版》,欢迎阅读!
论语,文版,上册,单元,语文

<论语>六则》

序号 课题 重点 难点 其他 项目 教师教法

23

日期



执笔

七年语文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wǎng dài 从心所欲yù) 不逾矩(yú) yān 四、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论语>六则》第一课时

1、了解孔子其人及《论语》的相关情况;明确《论语》在文中的价值。 2、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成语的意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感知六则《论语》的含义。

目标1 目标2

自由朗读、 一、了解孔子:

默读课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

课前预习导学

学生学法

《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法:朗读、研讨。

一、引语: 自学。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

完成。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作。

关于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二、了解《论语》

他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

《论语》属 语录体 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

行的记录,共 二十 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

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 《大学》 《中

二、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

庸》 《孟子》 列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

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

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五经”包括:《诗》《书》《礼》《易》

《春秋》

三、学习生字:







1


篇章结构、不讲段、篇及时间或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三、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1. 读准字音,要特别注意古音字,通假字,多音字。

2. 读好停顿,注意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和句中的停顿。

3. 读出情感,情感的体现往往要通过语速和语调来体现,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交流,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谈,应该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来读。

四、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同桌互议,做好批注。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心里不满。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危险,这里指学业上陷入困境。 ⑸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4、翻译句子: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堂达标促学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文言文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学生学法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桌互议、

明确答案。 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变得危险。

一课一得:

对于一篇文言文,一定把它读透,用恰当的方法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50d7b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