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设计

2023-04-03 14: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人美,下册,教学设计,美术,认识

3 认识身边的树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学准备 1

知识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过程

教学手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提前去植物园或小区观察自己喜欢的树,了解树的外形、生长规律等,并拍照片记录、分享。

二.引入新课

1、出示两首描写树的古诗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什么? 你能想象出它们描写的画面吗? 2、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树》 三.讲授新课

1.树木是大自然中重要的植物种类,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你能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树吗?

2.出示课件(学生课前观察的树),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树。 《茶花》

又名山茶花,花瓣为碗形。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叶为椭圆锯齿边。

《罗汉松》




别名土杉,高达20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较密。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微弯。

《雪松》

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棕树》

是棕榈的通称,高可达15米稀分枝。叶簇竖于顶,近圆形,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

3.教师介绍不同的树

1)你发现这两种树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你能用肢体来模仿这些树的姿态吗?(学生上台模仿) 3)这两种树哪一个给你挺拔的感觉?

4)这两种热带生长的树有什么特点?(教师示范一课“椰树” 课件总结:

1.树的“外形”的共同点 2.树的“姿态” 3.树干的“线条感” 4.热带树型的“特点”

4.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冠(树叶、树枝)、树干、树根 5.了解树外形的多样性和生长规律。 1)外形多样

2)看一看,树干与树枝生长的规律,有哪些特点? 粗细不同、穿插交错

3)看一看,树枝与树叶生长的规律,有哪些特点? 相互遮挡、有疏有密

4)仔细观察,树叶都有什么形状? 5)仔细观察,树皮上有什么线条?

6.你会画树吗?判断选择,用什么线条来表现树的造型? 突出特点 简化外形 线条丰富

7.请学生上台组合树冠与树干,并集体组成一个小树林。 8.欣赏学生画的树。 四、作业要求:

请你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对树的观察和印象大胆地表现出来。 五、评价要点

1.造型生动,特点突出。 2.线条丰富,有疏有密。 3.造型美观,刻画细致。 4.大胆表现,敢于创新。 六、课后拓展: 生活中的“艺术之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962a5d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