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苏辙是谁

2024-01-13 22:2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的苏辙是谁》,欢迎阅读!
苏辙,历史

历史上的苏辙是谁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宰相,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苏辙,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卒于1112年十月三日(1025),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的生平简介

苏辙出生于公元1039年,乃苏东坡一母同胞的胞弟,其父是苏洵。苏辙比起苏东坡的出生晚上了两年,自小他们兄弟俩便是好伙伴,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他们的父亲在他们初成时开始刻苦发愤,这种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他们兄弟俩,加上母亲的大力支持,苏氏一门三个大男人当时的目标几乎是一致的,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被朝廷录用,将自己的一番热情尽付于朝廷。

那年,苏氏一门三杰,同时上京赶考,放榜时均榜上有名,在那时可真是一代佳话,无上的荣誉啊。通过了科举,苏辙被朝廷录用了,成为了一名朝廷命官,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人生仕途之路,苏辙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无法与其兄苏轼比拟的,但作为一名政客,苏辙的作为也算是可圈可点的,他初入仕途时同其兄一样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当时新派势力在朝廷得势,所以苏辙的一生也曾被贬,后又因其兄苏轼身陷囹圄,苏辙愿意放弃所有的官位去解救苏轼,又再次被贬,当苏辙晚期的仕途却是无比光明的,新派势力土崩瓦解,朝廷赏识苏辙,将他拜为宰相。直到1094年起宋哲宗开始任用李清臣、苏辙遭到贬谪,


与兄长苏轼在滕州相遇,送哥哥前往海南,再到汝州。宋徽宗即位后重用蔡京,苏辙再次被降职,最后以太中大夫退休。1104年,苏辙定居颍川,曾复任过朝议大夫,直到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4岁,葬于苏轼的墓旁。

苏辙的一生,与苏轼唇齿相依,在文学上虽不如苏轼,但其散文政见却是不容小觑的。 苏辙的历史评价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 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 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 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51d8d8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