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危机与现代性:韦伯与齐美尔宗教社会学的比较

2022-04-01 19:2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宗教危机与现代性:韦伯与齐美尔宗教社会学的比较》,欢迎阅读!
美尔,韦伯,宗教,现代性,社会学





作者:王凯歌;袁刚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页码:154-159 年卷期:2018 3

主题词:宗教;理性化;宗教性;生命;形式



摘要:韦伯与齐美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诊断都从传统宗教信仰的危机着手,然而两者采取了不同的逻辑进路与方法。韦伯以解释社会学"理想类型"的方法阐明危机的原因在于"理性化"与"祛魅",即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衰落。齐美尔站在生命哲学的立场,以形式社会学的方法表明危机的根源是生命之流(宗教性)与其外在形式(宗教建制)之间的冲突。对于韦伯,工具理性发展到极致而形成的官僚制形态束缚、压抑了个性;对于齐美尔,客观形式对主观生命造成了压制,威胁了个体自由。为此,韦伯主张个体的价值决断以解决诸神之争的问题,而齐美尔主张宗教信仰应回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本身,获得灵魂的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c534c1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