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搜神后记》的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成因

2022-03-19 20:37: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谈《搜神后记》的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成因》,欢迎阅读!
搜神后记,成因,及其,理想,社会



简谈《搜神后记》的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成因

【摘 要】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当中,都包含有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以及隐含于文字之下的对社会现实态度的好恶,从而表达出作者自己对于某种理想社会的向往。笔者认为陶潜所著的《搜神后记》也是这样的一部作品,通过考察其作者生活年代的社会状况和其个人的思想认识,再对《搜神后记》文本进行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的认识到陶潜笔下对于理想社会企盼的成因。



【关键词】《搜神后记》;陶潜;理想社会

《搜神后记》(以下简称《后记》,又作《续搜神记》和《搜身续记》,旧题晋陶潜撰。对此,很早就有人提出质疑,《四库全书总目》引用明人沈士龙的观点,说其为伪托,固不待辩,而又认为其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关于《后记》的作者是否为陶潜,直到今天依旧各持一说,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刘叶秋先生称陶潜否编过志怪书,尚难证实。还有的学者经考辩,认为其书唐后已不存,今本当经过后人增益而成。



否定《后记》为陶潜所著的人大多认为像陶渊明这样超脱放达的诗人,乃会有‘拳拳于鬼神’的作品,的确是令人生疑的。”[1]但笔者认为《后记》极有可能就是为陶潜所撰,理由如下:



首先,时代大环境对陶潜思想的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当时儒家思想的衰落和释、道及玄学思想的兴盛方面。自东汉末年以来,儒教衰落,道家思想及外来的佛家思想开始抬头,这给处于惶恐不安中的世人以精神寄托。固鲁迅先生说: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到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2]可见佛教在当时社会中影响巨大。而佛教主要在于宣扬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说,提倡以今生的修行来换取来生的幸福,且在宣扬此类思想的过程当中,融入了大量鬼神的因素。



这两种思想的盛行,给当时的人们以极大的影响,在陶潜的诗歌中就经常流露出道家思想的影子,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赠答诗》。此外,陶渊明居住的庐山地区,佛教异常兴盛,并且陶潜本人就与佛教僧人往来颇多,宋陈舜俞的《庐山记》中对此记载说:远法师居庐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士,远法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由此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陶潜是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而这也体现在他《后记》的创作当中。



其次,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他在作品中提到的就有《山海经》(如诗歌《读山海经》之一)《穆天子传》等。他不但自己读,且与朋友疑义与析《移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d2c201a417866fb94a8e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