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津

2022-04-26 06:3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指津》,欢迎阅读!
阅读

阅读指津

作者:夏禹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12



【阅读指津】故乡,凝聚了悠长的岁月和记忆,沉淀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演绎了丰厚的风土人情……因而,它成为众多作者描写和歌咏的对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他们的故乡呈现出不同的风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所选择用来承载故乡的景物,也会千差万别。比如,有的选择山水,有的选择花草,有的选择古井,有的选择房屋……——这是个性。但是,无论作者描写什么样的景或物,文章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还是基本相同的。比如,对故乡的怀念,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对故乡人民的赞美,对故乡变迁的思考……——这是共性。所以说,作者笔下的那个景或物,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或者人文的景或物,它也是叙述故乡历史、呈现故乡文化、表现故乡人物的一种符号,一种情感,一种表达方式。阅读实践中,如果能理解并抓住这些思维特点和写作规律,那么就能很快地理解作者行文的思路、写作内容、情感以及主旨了。本文作者选择了“井”这一特定的事物来“表现”故乡,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又体现出了怎样的思维特点和写作规律呢?

井,是一种景物。

理解描写对象(景或物)的特征,是分析情感、理解主旨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找到相关的文字段落,对之进行分析概括。文章第1212段重点介绍了“井”的过去和现状。“那坎井位于村子西头,我家的东南角”,点明了“井”所处的地理位置。“直径不过十五米,水深约十五尺,开挖于六十年代”,则交待了“井”的大小和修建年代。“井台因不堪风雨的蚀剥,已七零八落。东北角塌陷约四五米,成了涨水的溢流处……”写出了“井”的破败和萧条。“至今……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那坎井因为水源持久,被村里人改装成食水井,盖了盖儿,只留一门洞大小的口在井东北角”,则点出了“井”的现状及水源持久的特点。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概括出“并”的特征:年代久远、破败萧条、水源持久。

井,是一种符号。

抛开人的因素,任何的景或物,它至多就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已。比如,花鲜艳,是生物性的需要;山峰巍峨,是自然的需要:房屋坚固,是功能性的需要。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写进文章中的景物,是蕴含了作者情感的、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景物。所以,理解散文中的景物,就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纯粹客观的某种景物。在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具体内容上,它可以表现为一段历史、一种生活、一段记忆、一类人物,等等。本文围绕“井”这一特定的事物,描写的作者儿时的一段生活和一群同伴。可以这样说,“井”在这里,只是一个符号。作者写“井”,更多地是为了写人,写人的一段过往生活和深刻记忆。阅读文章时,按照行文顺序,将文章所写事情归类分析,就能总结出作者想表现的人或事的主要特点。文章311段回忆了儿时的生活,其中重点写了4个片断。第35段,描写“游泳”:村里的小学铃声一响,这些土生土长的乡里娃就会挥舞着刚褪下的上衣……早已经成了一丝不挂的小泥鳅……一猛子扎进井里……扭动着狗刨一样的躯体,扬起一弧碧水来一小仗儿,用力将伙伴的头压进水里,一撅屁股到水底挖把淤泥,甩给水上孩子画个满身地图……——这些文字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和任性。第68段,描写“捉鱼”:下大暴雨,下到井水涨满了哗哗往外流。那时我会不等雨停,披上一个塑料袋,到井口水道边守着……总会有不小的收获……有鲫鱼,有泥鳅,有草鱼,还有白鱼条子……——这些文字表现了儿童的机灵和执着。第910段描写“钓鱼”:找出一根绣花针,用火烧弯,串上根线,挂上一条蚯蚓,可以在井边卧钩垂

钓。……有一次竟然也钓到了鱼,巧的是我正要起钩回家时,鱼儿咬着钩正跑呢。我一扬手,一条好大的鱼破水而出……我举着钩鱼也不摘顺着村子跑了一圈,羡煞了伙伴,当真是得意了一番……——这些文字表现了儿童的能干和天真。第11段描写“打陀螺”:襞开几块木板,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e733d0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