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

2022-07-15 18:2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家庭教育》,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庭教育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将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下面我将提几点当前家庭教育表现出来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1、无原则性的高消费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们对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一些不正当的要求一味满足,有求必应。孩子没有收入,但花钱却出奇大方。以压岁钱为例,有的孩子一到春节就得到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压岁钱。大人的本意是爱孩子,结果孩子拿着这些钱随意挥霍,养成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再有就是互相攀比,家长对孩子的全方位满足,成为孩子显富、攀比的资本。如孩子过生日,本是平常事,现在花样不断更新的聚餐、舞会、郊游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生日礼物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似乎礼物轻重成了地位的砝码和交情的天平。 2、家庭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现在不少家长不注意对家庭环境的保护,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一些家长不注意为孩子营造家庭的文化环境。现在一些现代味很浓的家庭中,各种家用电器、高档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却偏偏缺少书籍。电视、游戏机对孩子的负作用也很大,不少孩子整天与电视为伴,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体会真实的世界和有益活动的乐趣,变得被动和缺乏想象力。目前,成人片几乎成为孩子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孩子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期与大人共同面对同一种媒介时,他们窥视了成人社会的几乎所有秘密。对此,孩子的第一个反映不是理解,而是模仿,模仿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行为变得成人化,变得让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再有就是家长人为造成的不良家庭环境。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毫无约束地聊天、看电视、搓麻将、玩电脑,孩子无法静心学习。

家庭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很多,那如何才能预防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家长应该去考虑,去真正动手去做的事。 1、磨炼孩子性格,培养意志品质。

古今中外卓有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的成材告诉我们,他们并不都是高智商者,但他们有一共同点,就是坚韧顽强奋斗精神。这种意志品质并非天生,是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家长抓住少年儿童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培养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父母要学会正确、理智地爱孩子。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对爱的理解和所爱的方式却有不同。爱并不都意味着给予和一味满足。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是在施爱;不合理的要求,不给予、不满足,也是爱。过分的溺爱往往会使子女走上歧途,甚至遭到毁灭。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对孩子的要求满足与否,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尺度,但这个尺度要有时代感。要孩子学会控制启已的欲望,如推迟满足时间,改变满足的等次、数量,增加一些积极意义的满足兑现条件等。孩子在等待满足的过程中,在自己的最初要求和实际结查出现差异的情况下,会自觉不自觉地学会通过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的孩子因为父母不答应某些无理条件,又耍又闹,这样家长应采取回避、转移目标或耐心劝说等办法使之平静。教育孩子多学欣赏,少想占有,在生活中,要教孩子学会欣赏美的事物,告诉他世间多少美好的事物是买不来了。

再有,要经常鼓励孩子向困难挑战,磨炼意志。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现在的孩子普遍缺


乏“劣性刺激”。例如饥饿、寒冷、劳累、困难等刺激,放手孩子,给锻炼的机会,不要处处包办,多鼓励。总之,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比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更重要,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小时候父母是他们的救星、保护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应与孩子的成长同步,了解孩子每时每刻的心理和要求,尊重他们永远独立的人格。中国的父母爱孩子,为子女的牺牲精神远远超过西方,但不尊重儿女又是同病,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从而与孩子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所以,要尊重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要了解朋友对孩子的重要性,要善待孩子的朋友,不要成为儿女眼里把所有好朋友赶跑的敌人。还要了解孩子的童心特点。人们常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欢乐的获得,并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孩子有时亲手制作的一个不成样的东西,他也会玩得津津有味,然而,许多父母不会留意。总之,对孩子不能只局限于安排好衣食住行,更应注意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让他们感到父母对他们完整的爱。

3、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育孩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孩子人生幸福的保证。以情感教育为例,在教育中,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人群当中,要和周围的人们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考虑他人利益,这里首先要教育孩子从爱父母、爱别人开始,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要教育孩子养成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谦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同情帮助老人、病人、残疾人等。

前面我提到过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即教孩子如何做人的道理。“要成才,先成人。人才,人才,先人后才。学会做人,才能成材。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 、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学校教给孩子的是知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校教育有时候也显得很乏力,因为孩子的性格和兴趣不是学校教育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所以孩子性格的养成则往往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而,这样简单的道理却难以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以成绩为标准的功利主义教育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的主流,不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究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于是乎,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每个孩子之间天资有高低,成绩有好坏,家长如果对孩子提出好高骛远的要求,往往会形成孩子的不良心理。—方面会导致孩子抱负水平过高,屡战屡败,使孩子原有的自信心受到负面冲击,以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太大,动机状态太强,对成败得失过分看重,形成了过度的焦虑。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塑造良好的性格,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影响巨大。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父母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选择权。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价值观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对孩子的价值观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它能优化社会风气与生活情趣,能有效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足鼎立”,相辅相成。真心的呼吁,所有父母对孩子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心灵的沟通,让孩子的性格饱满、健康,友爱,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少一点隔阂,让孩子的世界保


持一份纯真。

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谈到这里我想到了那个《沙滩上的小鱼》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爱心是最宝贵的,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很重要。对孩子们的爱心我们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

孩子,是我们的一切,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您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的一切!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一辈子只当一次父母!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把家庭教育做好、做实、为孩子的成长之路引领方向。

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打基础的教育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家庭中,每位家长都应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亲人朝夕相处,那么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自身修养将给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又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位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0b98d7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