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四老爷vs别里科夫

2024-03-10 06:2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四老爷vs别里科夫》,欢迎阅读!
里科夫,老爷,鲁四

鲁四老爷vs别里科夫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中学 戎承谦



鲁迅先生的《祝福》和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均为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讲读篇目,均有揭露旧制度、旧秩序的保守与腐朽和阻碍、扼杀新生事物的内容,对顽固、保守的旧时代人物均有生动细致的刻画。如果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比较学习和教学,也许会有一种异曲同工的新感受,也许会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新解读。

社会环境比较

《祝福》写于1924年,其时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受到最大阻碍的时代,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成为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而鲁四老爷则成为封建文化的坚决捍卫者,成为对祥林嫂的精神摧残者,成为维护封建礼教的顽固保守的鲜明形象,从肉体到精神都给予祥林嫂封建礼教和神权迷信的摧残虐杀,可以说鲁四老爷已成为封建时代环境和封建伦理观念这个“套子”的集中体现者。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当时俄国正是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白色恐怖笼罩俄罗斯,像别里科夫一样的人屈服于猖獗的沙皇反动势力,完全腐化,茍且偷生,成为反动统治的忠实维护者,用一切陈规陋习去“套”自己和约束别人,于是别里科夫成为一个典型的“套中人”现象,集中体现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的时代气息。


鲁四老爷和别里科夫正是生活在各自国家特定时期“套子”式的社会社会环境中,自然形成各种“套子”式的性格特征,禁锢着自己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言行,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秩序,并不自觉地成为“套子”现象的殉道者,这与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似性是密切相关的。

人物性格比较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其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出令人窒息的死气,时时运用封建理学伦理观念桎梏着祥林嫂:开始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认为不吉利;祥林嫂再嫁后又回到鲁家帮工时,鲁四老爷便视之为“伤风败俗”的“谬种”,吩咐不许沾手祭祀、祝福的事,认为女人再嫁是最大的罪恶,害怕其玷污祖先;当祥林嫂被扫地出门穷困死去的时候,鲁四老爷还咒骂一声“谬种”埋怨她死得不是时候。鲁四老爷竭力维护着封建秩序和封建思想文化,时时处处以冷漠、保守、反动的封建文化伦理观念约束着人们,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言行,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具有“套中人”性格的鲜明形象。

同样,别里科夫从穿、住、行都表现出“套中人”特点,思想方面更是积极服从政府的禁令,拥护沙皇明文禁止的事情。他总是恐惧“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总是把沙皇的反动统治法令奉为圣谕,常常用这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去压服具有新思想的人们,去遏止新事物的出现。他全天候、全方位的刺探和监视人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23d209be23482fb5da4c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