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典诗词融入生活,例谈古诗词鉴赏

2022-08-02 17:15: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古典诗词融入生活,例谈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
古诗词,古典诗词,鉴赏,融入,生活

让古典诗词融入生活,例谈古诗词鉴赏

作者:丁莉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9



河南省永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古诗鉴赏课教学中,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使得学生和作者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获得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言理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古诗;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方式;生活实际

每当遇到鉴赏古诗词的题型时,学生们个个都小脸皱成一团,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解题。上古诗课、鉴赏课时,由于课程内容较枯燥,学生们都不爱听,提不起精神。然而学会如何去鉴赏古诗词,并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必须掌握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古诗词鉴赏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主动地去赏析、背诵古诗,而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机械、被动地去背诵理解。

一、让诗词走下神坛,走进生活

古典诗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致使古典诗词被推上神坛,被披上一层耀眼的光环,从而让许多学生都觉得古典诗词是一个可触而不可及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真正了解古典诗词,明白古诗词反映的内容其实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太大差别,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们先自行朗读。让学生们在朗读时带入自身情感,或许此时的他们不太明白这一首诗所表达的是什么,但是通过这一富有情感的朗读,学生们对于古诗词就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后续的诗词讲解,领悟诗歌情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朗读完毕后,我再对古诗进行解析。在解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诗人行至西湖时,因为眼前之景美不胜收,为了抒发自身情感而写下的。而这一记录自身所见所感的行为,其实与我们今时今日通过写日记、拍美景美食图发社交平台这类的形式来记录生活一样。这一解析之后,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开始慢慢转观,渐渐地就不会再觉得古典诗词高高在上,无法触及。

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学会一定的赏析技巧与方法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首先让古典诗词“走下神坛”,走进生活,再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改观,逐渐提高对古典诗词赏析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欲望,围绕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在历经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伟大的诗人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然而因为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诗歌的风格也都不尽相同。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鉴赏能力呢?

1. 运用学生想象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想象极为丰富。但在古典诗词的课堂上,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似乎被冰封了,对于古典诗词中所讲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色、所抒发的情感都是不知该如


何是好。但是,诗词创作与诗词诵读都需要一定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在鉴赏课程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由此激发学习欲望,对古诗的领悟更加深刻。

例如,在进行《使至塞上》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首诗中最著名的句子导出,让学生们进行思考想象,想象一下自己有没有经历或看见过这样的场景。不一会儿,大部分的学生都摇了摇头,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说到自己去过新疆,看到过沙漠。随后,我说到,大漠代表着的是沙漠,那么你看到这一沙漠感受到了什么呢?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于沙漠的场景?短短几分钟,大家就有了自己答案与想法。此时,我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所想,与大家一同分享。待学生分享完毕后,给他们一定的评价和鼓励。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就变高了,课堂的整个氛围也被激活了。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再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有意识地呈现古诗词鉴赏的学习技巧。而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对于各种鉴赏的技巧方法也都掌握得比较好,从而使得古诗词鉴赏的能力有所提升。

2. 用生活中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

古典诗词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古典诗词所用的是古汉语,这与我们现今所用的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认为当古诗词被翻译成白话文时,诗词本身所固有的情感、所描绘的意境就都无法得到重现。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意这样做。但其实翻译并不是逐字逐句,而是基于原意所进行的。并且对于学生来讲,这一方法对于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有着显著作用。

例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首词,许多学生在初读时对于此词不甚理解,致使在背诵时的效率极低。针对这个状况,上课前我先将这首词进行一个大致的翻译,找出重难点。随后在课堂上,带领着学生们进行解析,并且引导他们翻译出此词的整体大意,从而对于这首词有更深的理解。翻译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之前如此复杂的诗词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及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一会儿就知道了大意,那一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胜利欲望的推动下,学生们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高涨,翻译的这一“成就感”也会让学生对于古典诗词产生学习的兴趣,愿意尝试着去理解古典诗词,掌握鉴赏技巧与方法。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围绕着生活实际、根据文本篇幅进行是否适合翻译挑选的判断,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提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让诗词鉴赏走入生活

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教学并非易事。它既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难点。然而古诗词中有着许多与我们日常实际生活中所相似的地方。因此,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实践经验与教学相连接。

例如,在进行《渡荆门送别》这一首诗的教学时,由于这是一首送别诗。讲解前,我先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相似的经历。比如离开家、与好朋友分开、与爸爸妈妈分开等等的经历。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纷纷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借由这一氛围,我对诗词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讲解,并且剖析了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原因,是抱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进行描写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意像都可以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关联。比如月亮、梅花、竹子等等,看到这类东西自然就会想到团聚、坚挺、可爱等等内容。而这些又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十分常见。将这些学生们所接触过并且喜爱的事物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让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让学生愿意读,愿意理解。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或让诗词鉴赏融于生活,或降低一定的学习难度,以此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综上,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我们要紧跟时代,将古诗词鉴赏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钊.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刍议[J.好家长,201914.

2]张红.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14.

3]吴丽华.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J.中华辞赋,2019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3c3edb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