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2022-07-02 06:19: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欢迎阅读!
做出,正确,选择,如何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摘要】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本文通过对司马懿跟诸葛亮较量的两个事例分析,论证了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司马懿 选择 原则

装修房子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面临诸多选择,选择装修成什么风格,中式的还是欧式的;选择买什么样的家具,实木的还是板式的;选择配什么样的地板,瓷砖还是木地板;选择装什么样的门套,实木的还是复合板的;选择配什么样的灯饰,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等等,都要作出选择。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面临诸多选择:高考成绩低的,要选择是上高职院校还是复读准备来年再考;高考成绩中等的,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分数段,选择高了吧怕滑档,选择低了吧怕吃亏;高考成绩好的,要选择到底上哪个学校,是清华、北大、浙大,抑或是出国?生活中充满了选择,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选择,在关键时候,恰当的选择对我们的生活、事业是否能够成功至关重要。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对了,一顺百顺事事顺心;选择错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就像60代初的时候,很多人本来是有工作的,但当时是国家困难时期,工资实在是太低了,只有18元,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所以有人选择了回家务农,结果当了一辈子农民,啥名堂也没混出来;而选择留下来再看看的人,现在都继续吃着皇粮,而且有的还工作干得有模有样,甚至还升了官晋了级,生活水准上档次了,幸福指数提高了,为社会的贡献也大了。

有的人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择时究竟该如何去决断去把握呢?在这点上,《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为我们作出了示范。司马懿不是一个鲁莽行事爱冒险的人,而是一个谨小慎微求稳妥的人,没把握的事情他不干,把握性不大的事情他也不干。如果稳妥和冒险摆在他面前让他选择,他绝对不选择冒险,而选择稳妥,《空城计》一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战略咽喉街亭失守后,为了保存实力,诸葛亮要退回汉中,可是在还没来得及退的情况下,司马懿兵临城下。当时,诸葛亮只有2500多人,而司马懿有15万人,诸葛亮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怎么办?情急之中,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司马懿玩儿一回虚的:让士兵都藏匿在两边的店铺里,严令不许出声;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打开,让士兵装成老百姓打扫卫生,不动声色;自己在城楼上弹琴歌唱,悠闲自得。司马懿看到这阵势给吓住了,因为以他对诸葛亮的了解,诸葛亮和他一样是个生谨慎、不能弄险之人,所以,尽管儿子司马昭从琴声中听出诸葛亮的紧张,告诉司马懿说诸葛亮可能是摆这个阵势吓唬咱们,但司马懿还是选择了撤兵。 其实,司马懿也不是胆小如鼠,而是谨慎行事。空城计对诸葛亮来说,属于反常行为,跟他的平生谨慎相悖,在司马懿看来,反常行为背后一定有可怕的动机、可怕的秘密。就像《西游记》里描写的妖精一样,妖精的正常行为一贯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见人就吃,见血就喝。但妖精见了唐僧行为就反常:笑脸相迎,媚态百生。为什么?就是套近乎,想吃唐僧肉呗。而对于诸葛亮来说,防范、坚守西城,这才是诸葛亮的正常行为,今天行为反常一定有反常的原因,司马懿认为城里一定有埋伏。不进城,还能保存实力;进了城,万一有埋伏,就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撤兵的好。求稳妥比爱冒险保险系数高,这是肯定的。同样有300万资产,求稳妥的人把他放银行,虽然利息不怎么高,


但不会有大的波动,不会影响到人的生活;爱冒险的人可能用它去炒股,炒赢了不说,万一炒输了,300万没了,损失不就大了。何况如果冒险成功了还想再冒险,赚取更大的利益,长此以往养成求胜的习惯,一发不可收拾,那结果可想而知,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所以还是稳妥为好。司马懿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选择撤兵的,他的选择是没错的。至于说事实上司马懿失去了一次消灭诸葛亮的机会,但谁能料到诸葛亮不按常规出牌,给司马懿来这一手呢?这也是诸葛亮没办法的办法,空城计也只能给司马懿这样谨慎小心的人用,而且只能用一次,这是诸葛亮一步险棋。

另外,作战讲究知彼知己。诸葛亮北伐魏军,连连获胜,势如破竹,来势凶猛,安定、南安、天水三郡很快被诸葛亮所占领,打败了夏侯楙,打败了曹真,打败了郭淮,震动中原。而司马懿呢?是曹魏对诸葛亮无计可施了,才临时派司马懿指挥作战的。他这个临时工对敌我情况又不摸底,怎么敢急躁冒进呢?再说了,能把诸葛亮逼出岐山,收复失地,司马懿也算是成功了。所以他选择撤兵是最佳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再来看一个例子吧!在发现司马懿没被烧死而引兵驻扎五丈原时,诸葛亮遣人将妇人的头饰和丧衣送给司马懿,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如女人般胆小,只顾死守而不出战。诸葛亮想用这种羞辱的办法激司马懿出战。急躁的人可能经不起这样的羞辱就出战了,但司马懿毕竟是司马懿,他虽然心里也生气,但却不动声色,反而重赏来人。当他得知诸葛亮百事繁忙、饮食减少时,便料定诸葛亮必定活不长了,于是他选择了不出战。不出战,不动一兵一卒就能拖垮诸葛亮,就能拖得诸葛亮粮草断绝,结果这次选择又正确了。诸葛亮死了,蜀军没有主心骨了,再加上粮草断绝了,只好撤兵了。

打仗不是看打得痛快不痛快,关键看能不能取胜。司马懿从长远利益出发,从稳妥的角度出发,所以他打仗胜算的几率大失败的几率小。在如何作出选择方面,司马懿的原则是求稳妥,少冒险。人的一生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司马懿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新浪博客 转:三国演义白话文(8

2、无忧无虑中学语文 马谡《失街亭》故事梗概 3、马谡失街亭历史故事3ede教育 4、赵玉平 麻辣说三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5e2b8d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