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023-03-04 06:0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欢迎阅读!
思维,存在,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史中,许多哲学家就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成两派-—可知论者与不可知论者,即分别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同一性.

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所谓同一性,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

可知论者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承认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恩格斯指出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康德本质上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思维能够把握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否认世界的可知性。而黑格尔也发表“思维与存在同一”学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存在即思维,没有思维以外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本质、灵魂;存在是思维的外化、躯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并把实践引入到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问题中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辩证的过程。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坚持唯物主义前提下,以承认思维与存在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为基础的同一性,而不是俞吾金教授所说的,恩格斯是坚持黑格尔同质性基础上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我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因为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我觉得最好用唯心主义来解释:存在之所以是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道了它,如果我们感知不到它,它其实也就不存在。 在的才能被感知,感知到的才说明是一定存在的.存在的东西大于人的感知,感知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

另外,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论,不论从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上看,还是从认识过程来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思想,科学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以求在哲学认识对象、认识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因此,我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667809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