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静流自在独行

2022-04-09 19:0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深水静流自在独行》,欢迎阅读!
静流,深水,独行,自在

深水静流自在独行

---读《自在独行》有感 一池水塘,深水静流,底下是淤泥,而淤泥里款款这一柄荷花。读贾平凹先生《自在独行》,感受的是任而不性,从绝对的孤寂中听得一声钟声似的振聋发聩。在世间,人总是孤独的,自在独行。所有的事物,40余年的浮沉往事,款款而来,不疾不徐,如一幅卷轴画,人间的苦涩与欢愉扑面而来。

情之恸深。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那是贾先生的母亲。女本柔软,为母则刚,在父亲被文革“改造”生活拮据的苦情日子里用一架纺车唱出了新的生活之歌。后来,父亲平反,却被曾经的冤屈压垮了身体。“父亲之所以在动了手术后延续了两年多的生命,他全是为了儿女要办完最后一件事,当他办完事了竟不肯多活一月就悠然长逝。”贾平凹深深体会到父亲身心的奔波和折磨,一言一语道尽了对父亲的祭奠和追忆。“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父亲戒酒后的一席酒话,也让当时遭到非议的他不再有烦恼,不再沉沦下去。写母亲、忆父亲,贾平凹的心是细腻的,柔软的,敏感的。因为他是陕北的汉子,家在八百里秦川,根在耐得住寂寞的黄土高原。他熟稔这里每个人的品性,懂得这里每首曲子的韵味,理解这里每块石头的生存价值,明白这里每棵植株的生命意义,味俱全、六色尽有、七音齐响,苦中作乐、丑中大美,天时地利人和。


“人愈走完他的一生,愈归复于黄土的颜色。”贾平凹透彻人从生到死的走向。而在这出山出水出人出物的地方,他亦出了文章,流泻出绵绵细雨般的情感。

人间行走。读书,玩物,生出点点对人世间的认识。有着普世观的表现,淡然从容,对生活坦然无畏,用乐而忘忧苦中作乐的任性态度来向生活致敬。我很喜欢这种人生观,看人看事无论是自己过往的、他人经历的,都有份理智冷静或者说是旁观者的心态。正如书名自在独行,每个生活中人都是孤独的行路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处事不惊、游刃有余的过完这一生,便是如此了。“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这个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圆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你看他就是这样的人,简单的就描述了人的一生,多么偏执,多么潦草!多么让人淡然。“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终是孤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千古之前有东坡先生吟啸独行,千载之后有平凹先生自在独行。纷纷扰扰的尘世,尘世中的相得相失都是有着缘分的,行走于大地,寄居于书房,孤独是一种自我选择的人生态度。我们于生活中感知这一种安然的心境,然后更自信的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941ae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