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

2022-08-01 22: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欢迎阅读!
赤壁,怀古,念奴娇,古诗,小学生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

千堆雪:流花千叠。

小乔:小乔为乔玄次女,在建安三年其嫁周瑜,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酹(li: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大意】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像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青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像一场梦,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


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消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中写江山壮美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链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全宋词中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b3cc26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