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峨眉山月歌》教案 北京课改版

2023-11-24 08:5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峨眉山月歌》教案 北京课改版》,欢迎阅读!
山月,峨眉,上册,北京,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 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 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悟诗情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cd1e3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