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中国古代天文学

2023-02-06 14:0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和中国古代天文学》,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天文学,中国,古代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天文学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大约距今1万年前,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人们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精确的历法。之后,人们就开始按着这一历法的规律制度进行富足的农耕生活。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三皇五帝开始,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对天文农时的观察研究记录。帝王们为了更好地统治社会,也都先后制定了历法。伏羲氏发明八卦历《周髀算经》,神农氏(炎帝)遍尝百草教民稼穑,他“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黄帝则“考室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制定了当时的《调历》;颛顼“载时以象天”,根据日月星辰等天象,结合可以观察到的自然物候现象,以正月朔日立春为一岁的开始,“天日作时,人日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帝喾也掌握了人间秩序与天时,所以史称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在孔子所著《尚书·尧典》中写道,尧王“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春„„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


最早的记录星象物候变化的书是《夏小正》,其中以全年十二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人事、农事、气象等方面内容。后来,人们也曾使用《周易》来推算年、月、节令。

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墓中人们发现了距今四千五百多年前用蚌壳排成的龙形图,证明我们的祖先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已开始利用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及二十八星宿变化来研究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后来人们将天上星体中二十八星宿分为四大天区,即人们常说的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民谚: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并称之为四象,每个方向代表一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地区居住生活的人们根据客观观察和物候判断,就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一直到了秦汉时期,古人的观测结果才在《淮南子》(公132年)一书中得到完整记载,书中指出“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二十四时之变”

现在,我们平时对于天气的变化常用“气候”一词来形容,在古代,人们以“五日为侯,三侯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因此,节气和候应便演化成了“气候”一词。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使用两千余年来,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

个领域,并衍生出了二十四节气农谚歌,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农谚歌: 元旦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风有雨病人稀;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人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dbf2f9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