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野望》知识点整

2024-01-24 04: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野望》知识点整》,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古诗,语文,年级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野望》知识点整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常的记忆 背诵。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八年语文野望学问点,供 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八年级语文野望学问点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 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 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 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 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 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


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终说:“相 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 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伴侣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或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假如 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突然读到这 《野望》便会为它的朴实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 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突然遇见一位荆钗 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实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 望》便有这样一种朴实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学 问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 侄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 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 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 过情一一景一一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 一种基本章法。 八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 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 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0e4464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