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

2022-12-05 04:2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欢迎阅读!
学派,人格,观点,四大,比较

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

作者:宋联可

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人格,渐渐形成各家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学派。了解这些学派的观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人格。

第一,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关于无意识最流行的派别之一,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该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本能构成隐藏在人格中的内驱力,它有来源、目的、对象和原动力的功能。他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崇拜阶段、潜伏阶段和生殖阶段。卡尔•荣格采用了等效性原理来阐明人格是由一定量的能量组成的,采用了熵原理来阐明在这种精神结构中精神能量存在一种趋于平衡的恒常倾向,采用反相原理来阐明每个存在的心理特质都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立的特质。荣格假设精神具有两种主要态度:内倾和外倾。该学派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还有: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霍尼的人格发展观点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第二,人本论学派,也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因为它被看成人类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模式的替代物。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性是由许多按照层级所排列的似本能的需要所组成。把需要从低级向高级排列的顺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受匮乏动机激发者在他们的周围寻找同需要有关的特殊事件,因为它是由需要激发,称为匮乏感知;受存在动机激发者能更充分地理解他们的周围,因为他们并不寻找某些特定的东西,这称为存在感知。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乔治•凯利、卡尔•罗杰斯等。

第三,人格特质论学派。高尔顿•奥尔波特强调人格是动力的、有组织的和独特的。他区分了个体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体特质是个人具有的那些特质,共同特质是许多外体共有的那些特质。区分了三类对人格作用不同的倾向:主要倾向、中心倾向和次要倾向。雷蒙德•彼•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他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十六种根源特质,区分了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三类。卡特尔的理论是运用了一种同研究对象一样复杂的研究方法的唯一的人格理论,他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人们的赞誉,也受到那些认为人格不可量化的人的批评。

第四,学习论学派。伯尔哈斯•富•斯金纳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学派,它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而不是内部心理或生理行为。他认为行为有两类: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应答性行为和似乎由有机体内发而不是被激起的操作性行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加强或减弱。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约翰•多拉德和尼尔•米勒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82df8c941ea76e58fa04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