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

2023-02-26 04:0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欢迎阅读!
浅析,美感,陶瓷,三大,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

作者:彭琦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本文试图从陶瓷的装饰的角度入手,进而分析陶瓷的艺术美、生活美和科学美的内涵。试图从陶瓷的三大美学特征中寻找到一些启示,运用到陶瓷设计工作中。

关键词:中国陶瓷;艺术美;生活美;科学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一种积淀甚深的文化形态,透过它的器型、装饰、胎釉,总能让人感觉到它独特丰富的美学价值,还有它承载的历史、凸现出的民族情怀和民俗习惯。它显现出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具有强烈的东方文化色彩。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陶瓷独特的美感。

陶瓷的艺术

陶瓷的艺术美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来源于自然美和生活美,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基础,然而它又不是原始的自然形态的美,而是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加工,其中渗透了艺术家的美学观点和美学思想以及艺术独创性,因此它比自然美、生活美更集中、更典型。陶瓷艺术美是通过具体形象来展示自己的风姿神韵,而这种艺术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可引起人的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它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判断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谐是构成陶瓷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和谐体现在具有美感的陶瓷器物的造型、装饰、色彩、肌理中。和谐并不是要求在某一件陶瓷造型上,或是多件组合的成套陶瓷造型上,都单纯地表现相同性和一致性,从而否定矛盾因素的存在。和谐恰恰是由于相互对立的、矛盾着的或有差别的因素,经过设计过程,达到一种新的结合,从而达到互动、互成的美学目标。

下面以陶瓷造型为例具体分析和谐在陶瓷造型形式美中的体现。陶瓷造型是陶瓷艺术形象的根本。陶瓷造型组成基本是线,由线组成面,由面组成体。局部处理一定要服从整体,器皿造型的口、腹、底、盖、嘴、把、耳等,对造型整体来讲,都是局部。这些局部处理讲究整体效果,局部处理得当,能突出造型的风格和个性。造型在强调整体效果的前提下,也要加强局部变化,局部与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处理相称得当,造型就会产生较完美的整体效果。

在陶瓷艺术中,质地、造型和装饰,虽然各有自己独立的美学内涵,但是它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融为一体。陶瓷材料的质地,构成陶瓷艺术形象的肌肤肉质;陶瓷造型赋于陶瓷艺术形象的灵魂;陶瓷装饰则造就陶瓷艺术形象的英姿丽质。因此,在陶瓷艺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只有把陶瓷材料、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放在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背景下通盘考虑和进行艺术处理,才能可望酿造出动人心弦的艺术佳品。 陶瓷的生活美

陶瓷的生活美,是研究陶瓷与人们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美的观念,研究陶瓷和民族审美特点的关系。物质生活对陶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陶瓷制品不仅属于物质产品范畴,也属于精神产品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瓷制品这种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属性,是区别于绘画、雕塑等艺术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由此构成了陶瓷生活美的独特的审美内涵。陶瓷艺术美的内涵,由陶瓷的生活美所决定。这是陶瓷肩负的社会功能与精神功能导致的必然结果。各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制约着该时代的特定的陶瓷艺术美的风貌。正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推动陶瓷艺术美不断展现自己奇丽的新姿。

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发展中流行心理对美的追求,又决定着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地区的陶瓷制品的历史风貌,从而构成陶瓷美学的基础。例如,唐代瓷器曾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唐代士大夫阶层却往往从饮茶的角度来鉴赏瓷器的优劣,对比,陆羽的《茶经》讲的十分清楚: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益茶。正因为越窑青瓷适应了这种社会审美的需要,所以它就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咏赞。由此看来,人民在生活发展中流行心理对美的追求,包括生活、思想、心理、品质、意识以及习俗等,所引起的美学情趣,对陶瓷造型和装饰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是陶瓷生活美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内涵。 陶瓷的科学

陶瓷的科学美,是研究陶瓷制作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设计预想而自然形成的美,包括胎质美、釉色美、瓷声美、触觉美、听觉美等。

陶瓷的制作,从其原料的鉴别、加工、成型、烧成、装饰、彩料和釉料的选择、加工和组合等一切工艺流程,都要依靠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其技艺。正如朱琰《陶说》所论:画器调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窑炉结构、烧成温度、冷却方法、窑内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变化,对于釉彩的成色极为敏感,同一配方在不同烧成条件和气氛下,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色调。除此之外,陶瓷艺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胎质的色泽,陶瓷的音响和高低温颜色釉装饰等,不是凭借艺术技巧,而是完全依靠科学手段来获得。陶瓷制作中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设计构想,正是陶瓷科学美的核心所在。

陶瓷的艺术美属于创作范畴,体现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和学识修养;陶瓷的生活美则属于使用范畴,体现了能够给用者以美的享受和使用上的效益;至于陶瓷的科学美,自然是属于技术范畴,体现在美的物化方面。陶瓷的生活美和科学美,都要通过陶瓷的艺术美来体现,衡量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学价值的高下,也主要是考察其艺术风貌中所蕴含的美学涵义。因此,陶瓷的艺术美,能够体现陶瓷美学的主要方面;陶瓷的生活美,则决定了陶瓷艺术美的风貌,从而构成陶瓷美学的基础;陶瓷的科学美,则保证了陶瓷艺术美的实现,达到美的物化。所以,本文把陶瓷美学的内涵,视为陶瓷生活美、陶瓷艺术美和陶瓷科学美三者的完整的辩证的有机统一。随着科学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陶瓷美学的研究定会逐步深入和完善,从陶瓷美学中得到的启示也必然会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也会有更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四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月第1. [2] 徐恒醇.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月第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a421444a7302768e9939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