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

2022-09-29 02: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欢迎阅读!
李贺,唐朝,生平,简介

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



李贺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祖上是唐朝的皇室,虽然李贺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的血统都很自豪,但是其实他家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破败了,家境非常差,据李贺自己的诗作所说,当时家里是住在山上的,只有一亩田地聊以为生,可以看出他家当时还是很穷的。 李贺从小长相就异于常人,古书上说是“通眉长爪”,不只是长相上的独特,李贺的才智也是非常出众,小小年纪的时候李贺就聪慧过人,年不过七岁就能吟诗作对,而且书法也是非常不错尤其擅长草书。传说在他七岁的时候当时名动一方的韩愈和皇甫湜路过造访的时候李贺挥笔即成一篇《高轩过》,自此名扬四方,年纪稍大一点之后,李贺就白天外出寻找灵感创作,晚上就整理一天所得,学习非常刻苦,等到15岁的时候已经是名满天下。

在李贺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是诗名远扬,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父亲早丧,需要为父亲守丧,之后又有嫉妒他才能的人流出李贺的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所以和“进士”的“进”字犯忌讳,所以李贺愤而离开了考场。后来在韩愈等人的努力之下,李贺终于能够参与考核,通过考试之后,李贺成为了一个小官,之后的三年时间内李贺虽然做得只是小官,但是也算是兢兢业业,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都不得志的好友,李贺深刻的认识到了现实的黑暗,写下了不少的名篇佳作,奠定了他在中国诗词史上的地位。 之后因为仕途不顺,李贺就希望能够到地方去施展才华,但是当时各地都是奸臣小人当道,李贺根本无处施展抱负,再加上夫人的病逝,让李贺更加的悲伤,在经过三年的漂泊之后李贺又回到了长安,专心整理自己的诗作,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27岁。

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身怀诗才却一生不得志,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这应该是后世被称他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首先,这个称号是对李贺在诗歌方面天赋的肯定,所谓“鬼才”。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已名动京城。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访。于是,两人给李贺出题,他也不紧张,拿笔就写下了一首《高轩过》,先说两位大人来时多么气派,在盛赞他们的学识和地位,最后说明自己的处境和抱负。虽然现在认定这首诗是李贺二十岁时所作,但也能说明他年少有诗才,声名远扬。

可惜有如此大才的李贺一生却十分不幸,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使他悲愤,二十岁就已经“一心愁谢如枯兰”;之后妻子的早逝,又加剧了他的感伤。最终李贺只在世了27年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李贺是极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派,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神仙和鬼怪。同样如此写诗的还有“诗仙”李白,与他不同的原因在于李贺诗歌的感情多是悲伤、苦闷的,这与他的境遇和性情有关。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诗鬼”名副其实。


此外,“诗鬼”之名与李贺本人的长相大概也颇有关系。据记载,李贺长相十分奇特,也可以说是丑陋,身材纤细瘦弱,几乎长到一起的眉毛,手指很长像鸡爪。这不像鬼,像什么呢。

李贺的诗歌因为他独特的风格而被后世称之为“长吉体”,在诗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极大。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作品不少。据记载,晚唐时李贺的诗被整理成集,共233首,而宋朝以后流传至今共四卷220首。

就内容和题材上来说,李贺的诗可以分为四种。一为借古讽今,他所处的中唐已经开始衰败,藩镇割据、朝政腐败、百姓疾苦,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现状,主要是李贺为官时所作,他看在眼中写在诗里;二为发愤抒情,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因此内心愤懑不满,李贺的这类诗歌既有积极豪迈的也有消极抑郁的;三为神仙鬼魅,这是他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李贺以此常常抒发神鬼的虚假和生老病死的必然,多写鬼怪也是他不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四为咏人或咏物,实则是抒发自己和反映现实。

李贺的诗受到了楚辞、汉乐府诗、李白杜甫诗等人之前诗歌的影响。这一方面,李贺大多写古体诗,尤其是乐府诗,却很少写当时的近体诗,据说流传至今他没有一首七言的律诗。此外,他较少写长篇,多写短篇诗歌。另一方面,李贺的诗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奇特体现在他对神怪的描写以及比喻拟人方式的特别,而瑰丽则是因为他常常可以推敲熔铸自己的语言。

李贺的代表诗有许多,出名的有《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南园十三首》等。

“呕心沥血”是比喻为了创造和工作用尽心思。而这一成语其实就是来自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典故,在史书和李商隐的文集中都有所记载。而李贺对作诗的态度和方法都可以给后世许多启示。

李贺作诗十分严肃认真,他每天早上骑一头驴出门,带上一书童,背着一锦囊,遇到心有所得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锦囊里。晚上回去后他在吧诗句合成一篇,如果那天不是大醉或者吊丧就每天如此。他的母亲派侍女找来锦囊,发现里面诗稿很多,就责怪他:“这孩子只有到呕出心血来才会罢休。”

李贺对作诗的认真态度,启示我们,像李贺这样有天赋的人仍然非常努力刻苦,何况这些寻常之人呢?而他作诗的方式也极其有教育意义,可以说李贺诗歌方面的知识是一点点积累的,水平也是一步步提高的。如今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写作要积累好词好句,其实就是李贺作诗这一方法的延续。所以说创作,需要的是坚持多思考多练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进步的。而平日里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到厚积薄发,对于诗歌创作而言,也就是下笔如有神了。


另外,李贺作诗从不像别人那样先定题目在写诗,他不去牵强附会前人的作品,也不会受传统的格式所限制。正是因为李贺这样作诗的原则,才造就了他后来诗歌自成一风格,以诡谲见长。 猜你喜欢: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3accd4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