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2022-03-26 02:43: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滥竽充数》,欢迎阅读!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今天,夜爸爸给大家讲讲《滥竽充数》的故事。这里的“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热爱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他手下善于吹竽的乐师就有三百人。他喜欢热闹,爱讲排场,总想在大家面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都叫这三百个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手艺,整天好吃懒做。这天,他无意中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觉得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他赶紧跑到齐宣王那儿,吹嘘道:“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希望大王您能给我一次机会!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也没听听南郭先生吹竽,就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了那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吹竽给齐宣王听。三百名乐师合奏,气势恢宏,齐宣王听了非常满意。所以南郭先生和大家一样,都拿到了优厚的俸禄和丰厚的赏赐。他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呀,南郭先生撒了个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次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齐宣王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过了几年,爱听三百人一块吹竽的齐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三百人一块儿吹竽实在太吵了,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要让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得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天提心吊胆的。他心想:这次恐怕混不过去了,要是被大王知道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的罪名,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了。一想到这些,他吓得浑身直冒冷汗,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靠骗人来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被揭穿。想要获得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滥竽充数,从字面上来说就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好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就讲完了。下期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41aea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