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众丧葬礼仪

2022-04-04 09: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方民众丧葬礼仪 》,欢迎阅读!
丧葬,民众,礼仪,北方

北方民众丧葬礼仪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北方民众的丧葬礼仪。

(1)准备后事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鞋、袜、,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 (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 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

(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 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老盆灵房门口搭棚,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 (4)着孝 孝布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谓之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婿、外孙婿束孝带,柿花;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

(5)送汤 当地叫泼汤。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举行报庙指路仪式,到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送汤时必须痛哭,哭的越痛越显孝道;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不孝。每次送汤,除丧家男女跪拜致哀外,吊客也要行跪礼吊祭,丧家儿女们陪祭。

(6)报丧 此地叫对信。出殡前一日早,主事人把应前来参加吊丧亲戚的名单,分路排好,由数人分头通知各地亲戚,对信的人手持白布条,向每一亲戚说明死者姓名、接待吊客的时间,出殡的日期。亲戚按通知前往吊丧,俗称吊纸”.

(7)请灵与送灵 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晚应对先死者举行请灵仪式。事先写好所请灵魂的牌位,再写一张请灵文,孝子们到巷口或郊外,主事人念完请灵文,焚烧了,行礼毕返家。即将死者之灵请回家。先死者便与后死者在家共席享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殡日早天明时,再将先逝者的灵魂送走,送灵。因为后死者随之也要归茔。

(8)辞灵 殡日午后,将死者灵魂自家中送走的一道仪式。由丧家孝男孝女同吊客一同进行。

(9)送盘缠 这是活人为死人即将归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送上吃、穿、花、用等物。这些用物除了烧纸之外,就是纸扎的牛、马、轿、车及金库、银库、童男童女等。随同祭奠仪式一并烧之,礼即告成。

(10)出殡 辞完灵,送完盘缠之后,紧接着就是出殡,当地又叫拉棺。拉棺仪式与辞灵、送盘缠仪式相比反倒简单。接棺前,孝子们先要跪拜放棺材的木架或拉棺材的车辆,叫做拜架拜车”,以祈求死者归茔的路上平安。此后即将棺材抬出院外的路上,孝男孝女泣跪于棺,在棺材起行的一霎那,主事者将老盆放在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谓之摔老盆。然后由庄邻们组成的杠子队抬棺入墓,或由汽车、拖拉机拉棺入墓。这时帮忙的庄邻则分别拿着镢、


锨、小车等用具,去坟地为死者添土埋坟。出殡时,孝男们及主要男性亲属应送到墓地,直到棺材入土仪式完成方回。

(11)守灵 据传说,人死后,虽出殡,五七之内灵魂不离灵屋,因而应当守灵。守灵者是死者的儿孙及侄子们。他们在灵屋睡草铺,与亡者共眠,以免亡者寂寞。守灵一月零五天。

(12)瞧坟 新葬后,头三日,每晚儿孙们要到坟上看望,谓之瞧坟。瞧坟是生者安慰死者,也隐含护坟防盗防破坏之意。

(13)上坟 葬后三日上三日坟”,七日上头七坟”,逢第二个七日上二七坟。此地风俗,逢七上坟至五七而止。在逢七必上的五次上坟中,如果死者有几个男孩,几七坟就可不上。因为据说死者儿子的数目与逢七上坟的次数犯忌。这其中,五七坟最被看重。出殡之日,丧主要出五七祭日告示,说明五七祭日的具体日期,诚邀亲戚朋友光临。五七坟祭日,凡重要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参加祭吊仪式。仪式放在午后,中午要盛宴接待参与吊祭的宾客。

对一个死者,上完五七坟后,逢百日上百日坟,逢一年整上周年坟”,逢三年上三年周”,十年前在第九个年头上十年周。民间的丧葬习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内中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但深深寓含了人类后生者对先逝者的亲情、友情、关爱和追念。死者已矣,万事不,生者难忘,便以自己的心灵之路对待死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461a59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