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

2023-04-16 10: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欢迎阅读!
互动关系,探析,社会发展,传播,新闻

摘要:本文主要以信息爆炸的现象为例,通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新闻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信息爆炸;新闻传播与社会;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35-01

一、概述

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共同推进的结果。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其中既有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亦有社会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反作用,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网络新闻信息的即时性、无门槛、无限传播性和它体现的草根精神与民本精神,使它的眼界宽到从理论上说可以到无限大或者说无边界,使舆论监督的广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所有领域,都在它瞭望的视野里,而且网民表达的并不局限于他们自身的利益和自己生活范畴之内,它可以达到传统媒体不能达到的地方,正在为我们营造无孔不入的媒体环境。

20081126,有网友以《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为题发,公布江西新余人力资源考察团温州赴美培训团出国费用清单,引发出国考察门热门话题,网络则把舆论监督带进了一个更广阔的公共领域,公众人物、社会名流的言行都是它品评的对象。

2008年第一天,《法人》杂志刊发《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的文章。之后,网络上因此出现最牛县太爷之说。此后,辽宁省铁岭市撤销张志国西丰县县委书记的职务,时隔半年,张志国出任新职务,舆论为之哗然。有关方面不得不宣布免去张志国的临时职务。然而网民没有就此罢休,上网检查其机构编制,发现不过300多万人的铁岭市赫然配置九个副市长、20副秘书长。

网络正在强力推进社会进程,以致传统媒体的记者也要借助其影响。一位记者采用老办法写举报信给国家某局长不见回音,文章放到他的博客上,惊动了温家宝总理,促成了一起瞒报矿难事故的解决。

新闻舆论监督曾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形成过一定声势,但都没有形成大气候,更没有变成社会生活的常态。如今网络新媒体兴起,催生了传统媒体与民间舆论合作进行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出现了公民记者这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广大民众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加入到舆论监督的队伍里来,改变了舆论生态,掀起了建国以来第三次舆论监督高峰。 ()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信息爆炸的直接负面影响便是信息过量乃至信息过剩。所谓信息过剩,是指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从而使人不能有效和充分地选择、吸收、用和发挥信息的作用,使得信息不可避免地贬值。从哲学认识论意义上说,信息过剩是指主体对信息的感知、选择、吸纳和加工处理超过了自身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不能高效快捷地取得有效的认识成果。

譬如主体需要知道哈勃彗星的最新资料,结果在网上查到20万条相关信息。这时,主体肯定无法有效地利用其中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即使计算机和网络上有那么多信息,对大多数人来似乎没有多大价值。

信息爆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存在于容易使人混淆信息与知识的界线,误认为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知识,它会使决策者陷入盲目状态。最后,信息爆炸所引起的信息过量还可能使认识者逐渐失去深入思考的兴趣,思维变得懒惰。


三、社会发展给新闻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社会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也为新闻传播铺展了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技术层面来说,从平面新闻传播到新闻广播,从声像新闻传播到网络新闻。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发展所给予的技术支持。从经济层面来看,新闻传播从单张小报到新报团,从跨国公司到庞大的新闻传播产业,每个阶段的跨越亦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推动。从内容方面来谈,社会发展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使新闻传播更具有深刻性、丰厚性和多元性。

四、总结

总之,社会的信息化,无疑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信息传播所造成的种种负效应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处理好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辩证互动关系,加强对策研究,能更好地使社会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49531719e8b8f67d1cb9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