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r——评《徐悲鸿讲艺术》

2023-03-09 05:3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r——评《徐悲鸿讲艺术》》,欢迎阅读!
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

浅谈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r——评《徐悲鸿讲艺术

石庭明;张治彬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期】2017(000)007 【总页数】1(P后插1) 【作 者】石庭明;张治彬

【作者单位】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正文语种】

作为我国杰出的美术艺术大师,徐悲鸿是我国现当代西方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笔墨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代表。徐悲鸿的作品饱含情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美术作品,为我国现当代美术学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开了中国美学艺术作品的先河,将西方的众多美学技艺引入中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学大师。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中饱含了他对美术艺术、美学教育、美学鉴赏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他将中国当代美学艺术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思想融入现代美学教育普及和推广当中。徐悲鸿的众多艺术作品都堪称当世珍品,这和他努力钻研,不断挖掘民族特色艺术成果的精神息息相关,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影响深远。

徐悲鸿所著的《徐悲鸿讲艺术》(20166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收集了其1919年到1951年谈论艺术教育、鉴赏的部分文章。全书包括了徐悲鸿先生生平中众多的艺术代表作品,并且糅合了自己对美学的艺术思想和学术造诣,全面地分析和解读了自己对于美学艺术的理解及看法。同时,在书中还结合了编著多年


以来创作的所感所悟,内容翔实丰富,形式精彩多样。书中开篇从画画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深度探讨了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美术漫话、美的解剖及艺术漫话等内容,提出了美学研究艺术务必要诚信笃定,尤其对自身的美学艺术、思想智慧、思维漫谈等多个层面展开分析。徐悲鸿看到当时中国迫切需要美学艺术的思想发展,面对中国当代的艺术问题,提出了中国新兴艺术的展望,对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同时总结归纳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和中国艺术的没落与复兴,对中国近代艺术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他从新时期的国画建立和发展着手,重点论述了复兴中国艺术运动、古今中外艺术论、世界艺术之没落与中国艺术之复兴、中西艺术异同与比较、中西画的分野及西洋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等。为了让读者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中国美学艺术的作品和特征,徐悲鸿引用了众多国内作品,如文华殿所藏书画、故宫所藏绘画至宝、故宫书画展巡礼、朝元仙仗三卷述略等。不仅如此,他还对国外的艺术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比如左恩铜镌、巴尔堆农法国艺术近况、印度美术中之大奇,还对一些全球的艺术大师作品和思想进行评述,如比泰戈尔翁、米开朗琪罗、安格尔、忆达仰等。作者在全书还谈及自己对于美学艺术的观点和看法,比如谈高剑父先生的画、叶浅予之国画、李可染先生画展、傅抱石先生画展、吴作人画展的看法和观点,并以自己在报纸杂志的发刊词如《艺术副刊》发刊词、与《时报》记者谈艺术及活动场所演讲稿、在中华艺术大学讲演辞、《积玉桥字》跋、《张大千画集》序、《关山月画集》序等为例,丰富全面地展示了自己对于美学的理解。

《徐悲鸿讲艺术》一书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十篇艺术作品,概括和总结了徐悲鸿先生多年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修养培育的入门课程,也为美学创作的兴趣爱好者和业余创作人员带来了美学创作的启示和实践指引。全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可以在其中领略大师的艺术风范和创作风格,也可以从大师的理论观点中领略美学的学


术知识和鉴赏技艺。尤其是徐悲鸿对于世界艺术的总结、归纳、评述、点评等,可以给读者带来启发。这是一部优秀的、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艺术价值体验的专业学术论文集。

关于创作,徐悲鸿先生曾经说过,创作必须要使自己从内心中有所触动和感悟,这样的作品才能传神,同时从内心出发的创作欲望可以克服一切创作的困难。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创作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可以表达思想、解读情绪、塑造人格,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高昂的创作精神,这样才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奋进,实现自己艺术境界的突破。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始终是值得现当代美艺术学者学习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从徐悲鸿大师的创作艺术思想中总结成果,借用古今中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优势,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创作的过程中锤炼情怀,积极总结前人经验,继承和发扬美学文化艺术成果,将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事业、一种文明、一种精神去凝练。尊重传统,开拓创新,借鉴经验,绘就未来,为后代的绘画带来影响和启发。

(石庭明/硕士生,成都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张治彬/本科,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讲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99ea3a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